“恩,我會的,我相信橋哥兒以後也會找到真正愛護你的漢子。”
橋哥兒是沐恩在村裡唯一的好朋友,也只有橋哥兒不怕他,願意帶著他一起玩。
這時,在門外打聽的張嬸子帶著媒婆一路吆喝催促,“橋哥兒,好了沒,新郎官來接人咯!”
“阿孃,好了好了!!”橋哥兒趕緊把紅蓋頭給沐恩蓋上,然後牽著他的手往外走。
“新夫郎來咯!!!!”頭上戴了朵紅花的媒婆揮著手中的帕子對著外面吆喝。
“恩哥兒,手給我,我抱你上牛車。”蘇秀才也很緊張,握住他的手都已經有了熱汗。
牛車開始慢慢走動,作為新郎官的蘇秀才也準備了一大框喜糖,沿路都在撒,一路上都有湊熱鬧的鄉親過來討點喜氣。
接親的牛車彎彎繞繞地圍著清溪村轉了快一個時辰才把人接到新屋,同著大紅衣服的兩人在眾位鄉親的歡呼中正式結為新婚夫夫。
三拜後,沐恩就要一直待在屋子裡,等晚上蘇秀才來揭他紅蓋頭才能走動。
不過蘇秀才擔心他餓,就讓村裡的小哥兒給他送了碗豬肉大骨湯面。
而作為新郎官的蘇秀才則要在外面招呼前來賀喜的賓客,他特意請了村裡的裡正季德大叔過來當總管,幫忙招呼著。
村裡人辦喜事都講究十大碗,雞鴨魚肉大多數都會用到,魚肉就做成紅燒魚,雞肉就切成大塊兒同幹木耳燉一鍋,鴨肉則一分兩半煮成鴨湯。
上次專門醃製的野豬肉就用白菜梗一起炒著,新鮮的五花肉就用土豆做成油汪汪的紅燒肉,再配上一盤子炒青菜,蒸幹豆角……最後再配碗雞蛋花,就算是村裡最有排場的喜宴。
愛喝酒的漢子們圍一桌,不喝酒的大嬸叔伯們圍一桌,再就是小孩兒和未成親的小哥兒姑娘們圍一桌,最後幫忙的圍一桌,總共也只有四五桌人。
至於坐的人數可不是八九個,只要能站的下都圍在一起,大不了讓上菜的人分量上足些。
等到蘇秀才被灌得七葷八素時,屋外的賓客慢慢散場了,村裡人大多數都要回家喂牲畜,再加上冬日天黑得早,所以幫忙收拾的嬸子們一收拾完也離開了。
剩下的漫漫長夜就是交給新婚夫夫自己,由他們自己安排。
沒有長輩的兩人,自然而然也不會被人說這說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所以等到其他人都走後,急著上茅房的沐恩先去了趟後院,等他回來時正看到坐在新屋裡傻笑的蘇秀才,一張俊臉紅透了,周身都帶著一股濃濃的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