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狄青二人在柴桑訓練了多達五萬士兵,不斷的從在豫章和江東調換士卒,特別是調換了多達兩萬的山越士卒。
張毅將南路的進攻重任就交給了李靖和狄青,他任命李靖為都督,狄青為副都督,掌管豫章的一切軍事。
范仲淹一直在為李靖的軍隊做後勤工作,將豫章以及江東、廬江等地的多餘糧食都運送到柴桑,囤積起來,用作進攻荊州。
李靖並沒有掉傅友德過來,而是以李寶、張順為先鋒,沿江水而上,直奔下雉。
下雉在江水之南,扼守通往豫章的水道。所以李靖分為水陸兩路,李寶的水軍直接越過下雉,切斷可能的援軍。而李靖、狄青帶著五萬大軍,直接進攻下雉。
而且為了防止劉磬和黃忠支援,李靖讓傅友德從海昏出兵,攻打艾縣牽制他們。
李靖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很快就被下雉的守軍發現了。黃祖可以說一直都在關注著豫章方面的動向,豫章大肆練兵,好幾萬人,還經常出來行軍,他想不知道都不行啊!
所以黃祖加強了下雉的防備,不過他並沒有給下雉增兵。因為下雉距離柴桑太近了,放太多的兵馬得不償失,因為黃祖的補給線太長。
所以黃祖直接在西陵祁縣駐紮大軍,江夏水軍也駐紮在祁縣一帶。黃祖想要將江夏的防線防止在祁縣,而祁縣對岸就是鄂縣,黃祖想和豫章隔江而戰,靠著水軍阻攔豫章陸軍過江。
黃祖設計的這個戰略還是很靠譜的,因為江北能夠攻打到祁縣的只有蘄春,而蘄春距離祁縣太遠。所以李靖想要攻打重兵把守的祁縣,不能在蘄春,只能在鄂縣。
這也是一個陽謀,李靖別無選擇,他只能進攻鄂縣和祁縣對江而望。他也正在這麼做,他攻下下雉之後就會去進攻鄂縣。
下雉只是小城,沒有多少兵馬。它的作用就是向黃祖通風報信,讓黃祖有時間準備。
李靖輕鬆的就攻克了下雉,稍微修整了一天之後,李靖再一次出征,去攻打鄂縣。
不過李靖並沒有帶全部的的軍隊,而是和狄青分兵了,狄青渡江去進攻蘄春。蘄春這個縣的位置太玄妙,對李靖的糧道很威脅。
為了保證糧道安全,也為了下一步戰略,李靖安排狄青進攻蘄春。
狄青過江之後,很快就攻下蘄春,然後按兵不動,送到李靖的訊息。
李靖也很容易攻下來了鄂縣,再次等待糧草的到來。
藉著這個機會,李靖也對江北進行了偵查。查了幾天,李靖發現祁縣的防守很嚴密啊!陸軍大概有三萬左右,水軍也有上百艘戰船。每天江邊巡邏不斷,江上也有大量的行船在偵查。
看到這樣的情況,李靖反而笑了起來,他將水軍的李寶、張順叫了過來,問道:“可知祁縣守將是何人?江夏水軍將領是何人?”
李寶說道:“祁縣是黃祖親自防守,而水軍由蘇飛統領。”
“蘇飛?”李靖想了一下,“蘇飛好像和甘興霸關係不錯啊!能不能想辦法勸降蘇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