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帶著他養精蓄銳計程車卒,直接衝開了雷緒的防線。
雷緒追到了蕪湖之後,已經天光大亮了。他手下計程車卒戰鬥了一夜,已經精疲力盡了。要不是張毅的強兵操典上特別強調了耐力訓練,可能他們連武器都拿不起來了。
潘璋原本以為他可以殺敗雷緒,但是沒有想到雷緒部下竟然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他以逸待勞都無法短時間內打敗雷緒部。於是潘璋這才改變了注意,選擇了突圍。他需要返回丹徒,向孫權回報。
孫權從孫策那裡繼承了三萬多計程車卒,加上這一年招募的,足足有五萬人。但是各縣防守就需要一萬多,太史慈、程普先後失敗就損失了一萬多,周瑜這次增援也算是了將近一萬(其中包括宛陵守軍),孫權現在能夠掌握的軍隊只有一萬多了,而且其中還有五六千是水軍。
而且他手下能夠打仗的將領,現在就只有老將黃蓋、蔣欽、周泰、潘璋、朱治等人,最能打仗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戰死了。
特別是周瑜,周瑜的死讓他無所適從。哥哥臨死之時曾經告訴過他,“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現在正是外事不決的時候,可週瑜卻死了,這讓孫權感到很絕望,他該怎麼辦?
在大堂之內,張昭、張紘、秦松、朱治、呂範、胡綜,黃蓋、蔣欽、潘璋等人都在看著孫權,孫權在接到了周瑜死訊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召集了他們。
“如今的形式,該當如何?”孫權看著下方,有一些傻傻的問道。
黃蓋立刻拱手說道:“主公,為今之計,宜退守會稽,聯合山越,以為自保。而後勤練士卒,以待天時,再圖東山再起。”
孫權眼睛一亮,急切的問道:“黃公,吾還有東山再起之時嗎?”
黃蓋答道:“張毅背叛曹公,曹公定會惱怒,只待平定北方之後,定會南下,屆時吾等便有機會東山再起?”
孫權不是小孩子,立刻聽出來黃蓋話語當中的破綻,“若是曹公不南下,吾等豈不是再無機會?”
黃蓋不能答。
孫權搖搖頭,黃蓋的意見不能採納,他是強硬派,只會選擇抗爭到底。他看向張昭:“子布先生,你有何見解?”
張昭問道:“揚州六郡,張毅現已佔據其四,軍力是主公數倍,麾下猛將無數,其佔據江東的大勢已成。”
“張子布為何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黃蓋不滿的問道。
張昭也不生氣,而是問道:“黃將軍,您自問衝鋒陷陣比太史將軍、韓將軍若何?論臨陣決策比程公、周公瑾若何?”
黃蓋很想說比他們強,但是這話他還真的說不出口。張昭提到的這四個人,他頂多也就和韓當伯仲間,另外三個他真的比不上。
張昭繼續說道:“程公、周公瑾尚且以兵敗身死,吾等想要對抗張毅,難比登天。”
朱治這時候說道:“兩軍對陣,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地利人和可控,而天時不可控。勝負未戰,便不可知。子布先生如何知道吾等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