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甘寧,張毅並不是那麼放心。甘寧的性格火爆,動則殺人,史書上他要殺一個僕人,當都督的呂蒙親自求情都沒用。
所以張毅告誡的對甘寧說道:“興霸,你現在是濡須口的守將了,要先將強兵操典看一遍,並且牢記上面的法規,上面的法規就是軍法,我不希望你違反其中的任何一條。”
甘寧雖然很奇怪張毅為什麼這麼說,但是還是拱手說道:“寧省的。”
希望如此吧!張毅沒有再多說什麼,只能觀其後效。
在濡須口呆了幾天,從舒縣過來的史進和從襄安過來的林鳳祥都到了濡須口。
但是張毅並沒有召集渡河,而是命令甘寧和李俊在江上游弋,尋找江東水軍的蹤影。
張毅之所以不著急渡河,其實是因為沒有得到李靖的訊息。李靖從鄱陽出發,會直接到達濡須口的對岸,只要李靖到達了對岸,就是張毅渡河的時候了。
李靖只帶著雷緒,以及五千人馬向東而來。在進入丹陽郡地界之後,就遭遇了江東軍的阻攔。
猛將太史慈逃回去之後,養了一個月的傷,就出來帶兵了。他給孫權上書,彙報了孫賁之死,並且請求孫權降罪。
不過,孫權還是很開明的,並沒有怪罪太史慈。去年十月,孫權派程普帶了兩千士卒過來增援,防守李靖東進。
太史慈本來還想主公進攻的,畢竟張毅離開了,豫章的兵馬少了很多。結果他很快就接到了戰報,李靖竟然派了多股士卒,侵擾丹陽西面的村鎮,割走不少糧食,並且阻斷了訊息。
太史慈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了。為了安定村鎮,太史慈只好派兵到邊境駐守,每日巡邏。
就是這樣,李靖依然不斷的派人騷擾丹陽,搞的太史慈疲於應付。
程普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和太史慈商議:“李靖所用乃是疲兵之計,不若我等遷民向東,堅壁清野。”
太史慈也知道這時候孫權派不來太多的人,收緊防守的確是當前最佳的選擇。於是,便同意道:“此策可行,可將民眾遷往宛陵,我等駐防春谷一帶,李靖若來,運糧之路變長,我等便有破敵之機。”
程普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兩人分別行動,一人打退李靖軍襲擾,一人遷民東向,毀屋填井,絕路斷橋。
當李靖向東進攻的時候,一連走了百里,都沒有看見一個人影,到處都是破敗的村莊,毀掉的路橋。
李靖知道這是江東軍乾的,為的就是增加自己的行軍難度。但是,他並不在意,他這次只要能夠趕到濡須口對岸,並且安營紮寨就好了。
於是,他號令全軍:“全軍向北,沿江而下!”
江上,濡須口的水軍在不斷巡弋,不時的運送糧食。李靖只需要將派斥候探明敵方動向,有敵人的時候慢行,沒有敵人的時候快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