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只派了這三個人過來支援春谷呢?周瑜呢?為什麼沒有派來?
其實周瑜也有出動,他從新徵集了不少船隻,準備再一次和張毅水軍,進行戰鬥。
這一次他不準備偷襲水寨了,上一次偷襲水寨搭上了凌操,這一次不知道又要搭上誰。所以周瑜開始想辦法用既安全又保險的辦法打敗張毅水軍。
古時候的打仗絕招,無外乎就是水火,在大江無法使用水攻,但是可以使用火攻啊!可是該怎麼使用火攻呢?有點把周瑜難住了。
張毅的水軍很強大,可能和荊州水軍一樣強大了。等等?荊州水軍?或許可以聯合荊州水軍啊!
前一陣子聽說張毅好像抓住了黃祖的兒子,敲詐了黃祖好大一筆錢財,黃祖應該不會甘心吧!
周瑜立刻知道這是一個機會,既然現在自己沒有想出辦法來,那就先來一個借刀殺人吧!
不過周瑜在丹徒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周瑜水軍順江而下的話,丹徒也是很危險的。
現在唯一就是指望春谷方向不要損失太大,畢竟哪裡是張毅的主攻方向。幸好張毅的軍隊並不多,只有兩萬多,加上他漫長的補給線,能夠到春古城下的,大概只有一萬多人吧!
還真讓周瑜猜對了一點,春古城下是隻有一萬多人。但是張毅能夠動用絕對不止兩萬多人,而是四萬多人。
雖然新一批的預備役還沒有訓練合格,但是張毅完全可以用他們換防不是前線的縣城,還有江邊大營。一邊防守一邊訓練,進入防守環境之後,他們的訓練進度也會加快。
張毅早在兩天前就準備好了一萬大軍,準備去增援春古城。不過李靖回報,“春古城高池深,絕非一日之功。若是其援軍到來,非三五月不得破。”
張毅看過了李靖的部署,覺得怎麼也要半個月一個月以上才能進行攻打,就將目光看向春谷周圍的縣城。自己是不是應該越過春古城,去攻打其他縣城呢?
可是當他看到丹徒和春谷之間的距離,默默算了一下,孫權的援軍應該快到了吧?
現在能夠支援春谷的也就只有孫權所在的丹徒和吳景所在的宛陵。不過宛陵兵馬不多,頂多也就三千多。張毅之前派林鳳祥攻取陵陽、黔縣,林鳳祥很容易就拿下了這兩個西方,並且就地徵糧,又向東攻涇縣。涇縣距離宛陵不遠,吳景應該不會冒著宛陵丟失的風險去救春谷才對。
那麼春谷的援兵應該就只有丹徒方向了,春谷的丹徒距離數百里,敵人到來肯定會很疲憊啊!或許可以打一下!
於是張毅就直接來到春谷東北方向的隱蔽處,將斥候直接撒出去將近百里,就等著孫權的援兵到來。
徐琨、韓當、陳端的援兵接近之後,就被張毅的斥候發現了。斥候趕回來,將看到的援兵告訴張毅,張毅算了一下兩方的距離,立刻下令:“開始休息,明天中午拔營!”
到了第二天中午,全軍拔營,迎著孫權的援軍行軍,行至傍晚,便找了一個地方安營。
“楊延玉、俞敏,你二人再次紮營!”
張毅帶來的這些人,丁奉留在了江邊大營,劉曄也留在江邊大營給丁奉查缺補漏。再留下楊延玉和俞敏,能夠用的就剩下魏文通了。
楊延玉和俞敏已經被張毅從親兵當中調了出來,升官到了都尉。雖然看上去升的很快,但是這裡面是有玄機的。
他們之前是都伯,之前一仗就因公升到了屯將。從親衛當中調出去之後,可以平升兩級,就是都尉了。
都尉領一千人,兩人帶著兩千人駐守營地,張毅帶著八九千人繼續行軍。
張毅已經得知了孫權援軍的駐紮地,就在他們十里之外,所以張毅才會紮營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