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傑什卡開始正式撤離夏綠城守軍與民眾的時候,戰敗的訊息終於傳到了西郊的萊亞軍隊大營。
得知訊息的留守老將尤利安努斯立刻就暫停了進攻,召集將領開會。
相對於熊堡人或是仙石甸人,作為王國核心腹地的黎明島,不僅人口眾多,軍隊與貴族的質量也遠超前兩者。
在科米塔鎮的教堂大廳內,勞工們採用木板密封好了先前被髮條炮打出的大洞。
在這大洞的一側,數十名貴族、騎士、僱傭兵隊長按照地位尊卑排成兩排。
坐在最上首的,就是年逾八十但仍然精神矍鑠的健壯老者,舊日的封號騎士尤利安努斯。
現在應該叫他尤利安努斯行宮伯爵,是國王手下的近臣,同時是黎明島封臣軍隊的總指揮。
與碎米鎮的吵吵鬧鬧或者諾恩人的醉酒成性不同,此處的將領們都是衣裝整齊,井然有序。
坐在長桌兩側的,便是西郊軍隊的幾位主要話事人。
“諾恩蠻子中軍營地被攻破,戰旗與聖徽被奪,其餘營地望風睥睨,全都不戰而逃……”
“貝倫加爾騎士被俘,戈特弗裡德公爵音訊全無,海因茨曼伯爵落水染病,尚未清醒……”
“根據潰兵的說法,敵軍數量在一萬到三萬人不等,並且其中包含不少諾恩精銳僱傭軍……”
等負責彙報的騎士說完,作為主將的尤利安努斯直接開口道:“瘋子教皇的援軍到了,是戰還是守?”
是戰還是守,這是個問題。
瘋子教皇的出兵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一口氣擊敗碎米鎮與基諾鎮駐紮的兩支就是意料之外了。
這最起碼可以證明一件事,來的都不是什麼二三流的民兵,是實打實的千河谷正規軍。
一夥叛軍居然能發展出正規軍級別的常備軍,這世道真是越來越叫人看不懂了。
所以目前戰或守最大的關鍵點就在於,這夥援軍的數量如何?
如今西郊這邊雖然是核心主力,但只有一萬六千人左右,潰兵暫時組織不起來。
而且經過累日的攻城戰,士氣與戰鬥力都在下滑。
“關於援軍的具體數量,就沒有更詳細的資訊嗎?”貴族將領們的口徑不一,但主要的疑問都是這個。
“仙石甸潰兵說是兩個90X90的大方陣,但我覺得他們應該是把兩側的聖銃手都算進去了。
如果他們採用的是碎石原之戰中的改進版大方陣,那就是70人縱深外加400聖銃手,兩個方陣就是一萬人左右。
如果他們採用的是瘋子教皇的橫陣,那麼至少也該有4000到6000人。”
聽著其他將領們的分析,尤利安努斯緩緩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更傾向於一萬人以上的數字。”
“尤利安努斯閣下有何高見?”
“準確來說,我懷疑進攻碎米鎮的軍隊,與進攻基諾鎮的軍隊並非同一支軍隊。”
站起身,尤利安努斯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邊,用手杖點了點地圖上的位置:“時間不對,前天早上碎米鎮被攻陷,昨天傍晚基諾鎮被攻陷。
我們都知道強行軍三十五公里,起碼要休息半天才能繼續進攻。
可這些軍隊打完一仗後強行軍,居然能直接再打一仗,這明顯是不合常理的。
哈姆河因為冬季枯水,大型駁船無法通航,諾恩人還拆掉了港口,更不可能是坐船。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將軍隊分成了兩股。
在其中一股進攻碎米鎮,另一股同時出發,進攻基諾鎮和那幾個城堡。
這,也與前段時間,觀察到下瑞佛郡集結了至少兩支軍團的訊息相吻合。”
聽著主將分析的諸多貴族們頻頻點頭,這的確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其中一名教士追問:“那此舉的意義何在呢?要是碎米鎮之戰打輸了,另一支軍隊豈不是被圍困?”
“一來,我想是因為千河谷人擊敗孔岱親王后過於驕傲了,二來嘛……呵呵。”尤利安努斯冷笑一聲,“恐怕就是要引誘我們進攻。”
用兩支軍隊平行進軍制造出援軍數量低於預期,引誘黎明島軍隊離開陣地。
因為目前還在圍城,如果他們主動進攻支援軍隊的話,並不能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