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女士的微笑啊!”林軒:“放大。”
螢幕裡,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正在迅速放大。
最終,臉部佔據了整個畫面。
彈幕上,無數【!】出現了。
【!!!!!】
【求豆麻袋!!】
【wtf?】
【她壓根沒笑!!!】
沒錯,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微笑聞名全世界。
然而,畫中的蒙娜麗莎其實壓根就沒笑!
蒙娜麗莎的嘴角,並沒有一絲一毫的上翹。
蒙娜麗莎的笑肌,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凸起。
蒙娜麗莎的眼眸,並沒有一絲一毫的笑意。
她,根本就沒在笑!
【不對啊,你明明就在笑,一直都沒停過!!!】
【我們都受過專業訓練,除非忍不住,否則是不會笑的。】
【??你們發的什麼梗?】
沒看過《與穿越者同行看世界》的人,壓根就不知道美人魚的梗。
幾個評委看著螢幕發呆。
的確,蒙娜麗莎根本沒微笑。
林軒笑著:“如果說達芬奇這幅畫是畫素填充還是色塊疊加的秘密就藏在微笑裡的話,那要先找到蒙娜麗莎的微笑究竟在哪裡。”
馬克羅很驚訝的開口:“我已經做了足夠多的準備來迎接地星真實派巔峰之作了,不過我還是非常驚訝於這幅畫的經典。”
“居然,找不到一絲一毫的筆觸。”
林軒點頭:“現在,就在地星高盧雞國笆黎盧浮宮裡,他們掛著一副仿製品給遊客展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發現那是照片。”
“原因就在於這幅畫,根本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筆觸。”
“這幅畫是由四十層厚度為頭髮絲十分之一的顏料堆疊而成。”
李軍忍不住讚歎:“他肯定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慢慢的畫這幅畫。”
“利用顏色疊加在最外層視覺上以透出表面的顏色深淺來影響觀看者對她的判斷。”
“其實,所謂的微笑,是下層有另外一副模樣的蒙娜麗莎,下層與表層層疊,讓人誤以為她的嘴角在上翹。”
“這已經是光線派的技法了。”
“但,光線派的畫家是不用這種手法來構建人物深度表情的,這種技法更多是用來體現全圖佈局情緒的。”
林軒點頭:“確切地說,達芬奇在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之前,就已經走上了光線派也就是地星上的印象派的大門。”
“他最出名的代表作並不是《蒙娜麗莎的微笑》而是《最後的晚餐》。”
“那一幅宗教畫中,他以結構和透視的原理,在平面中畫出了三維效果。”
“可以說達芬奇已經走進了印象派的大門,然後達芬奇覺得印象派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於是退出了這扇門,重新用印象派的技法,來推動自己在真實派、寫實派中的最高成就。”
聽到這裡,梅雷爾森感嘆:“的確讓人驚訝,不過細想之下,這也說得通。”
“你之前說過,達芬奇不只是畫家,還是機械設計師、物理學家、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