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園村的劉支書生怕董偏方變了主意,立刻拍板:“行咧,那我們現在就辦個手續。”
“等一下,我還有一個條件咧。”董偏方手一伸,攔住了劉支書,他說:“你們先備好五萬公斤的草料,我這邊也把藥材備好,到時候一混合就可以咧。”
“啥?五萬公斤咧?”劉支書大吃一驚,那是啥概念。
“對,五萬公斤都少咧,光我們南邵,每戶才只能攤上一百多公斤,還不夠吃兩個月咧。”
蘋果園村的劉支書幾個人立刻盤算開來,光南邵村一年就需要三十萬公斤,加上張家莊和南大牛周邊幾個村,這一年就是幾百萬公斤。這生意,太能做了。
“老董,你啥條件咧?”
“我們南邵村的五年飼料新增劑,都由你們蘋果園村供應咧,等價與我們南邵村交換驢駒,這可以不?”
“忒行咧!”蘋果園村的劉支書,一拍大腿,這相當於天上掉餡餅。
“要是沒啥問題咧,我就與你們去找我們老村長,辦個手續、籤個協議咧。”董偏方如今也是在葉偏偏和王珂的幫助下,有了一種契約精神。
一行人高高興興地向老村長家走去了,王珂卻回到古河道的發掘現場。
現在那裡出土的東西越來越多,溫教授、葉偏偏,已經沒有一個人能顧得上與王珂說話了。登記的登記,拍照的拍照,裝箱的裝箱。而王珂轉了一圈,看看也幫不了什麼忙,便折轉身子來到了坡道,看著忙碌的現場,他第一次感覺自己成為了局外人。
沒有一帆風順的開始,也沒有功成名就的結束,一路向前,歷經艱辛。沒有誰能預測未來,也沒有人知道後面還有什麼。但當你足夠努力,足夠去拼,成功總會與你不期而遇。
上哪去呢?現在他還是小分隊的人,劉叔已經由乾爹董偏方領著,去簽署合作的協議了,當然也包括與獸醫站的合作。而下面發掘現場,自己完全是外行,留下來只能添亂,對了,那我就幫助他們做飯去。
小分隊每天都留一個做飯的。王珂挑著剛才送開水的空桶,來到小學校小分隊的住處,正好看到一個女學生,端著菜筐洗菜回來。
這位女生平時面熟,王珂只知道她姓李,比自己大了五六歲,從來沒有正式地說過話。
“你好,李姐,我來幫你做飯。”
“王班長,你不去現場了嗎?”
“嗯,我也不太懂,真正考起古來,我就幫不上忙了。”
“那好,我們馬上做飯。”
王珂放下肩上的水桶挑子,就去到外面抱劈柴。雖然說小分隊拉來一些煤,但平時做飯還是以柴草為主。
南邵村的村民,燒火做飯的柴草,主要有三種,玉米秸、棉花稈,還有就是從山下砍下來的荊條。
這種荊條有些像柳樹條,但比柳枝要粗。荒坡上、水渠邊到處都是,一長就是一大叢,可以編筐。所以家家戶戶的糞筐、甚至是擋豬圈和驢圈用的門都是它編的。
小分隊也同樣如此,一些年輕人平時會上山去砍一些,曬乾了燒火。
小學校的西北角里的屋後,有兩大摞。一摞是這些老柴禾,一摞就是那些荊條,兩堆相距的兩米遠。
王珂去抱這些柴禾的時候,自然不會抱這些荊條,他得去抱那些去年的玉米秸和棉花稈,這些老的不燒掉,馬上新的就下來了。
王珂便開始扒拉,抽一些玉米秸。
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他總是有一些說不上來、又有點奇奇怪怪的感覺。王珂看了看這屋後,還是長了不少的青草,由於平時沒有人來踩,這屋後的青草長得還算茂密。
抽著、抽著,王珂嗅到一股淡淡的腥味。
嗯?這玉米秸下難道有東西,藏得有什麼小動物?
王珂仔細地回想了一下這股熟悉的腥味,不好,他一下想起來了。這股熟悉的腥味他想起來了,那就是谷茂林當初在小學校撿到的七彩石子散發的味道,也和當年師部農場那口旱井裡嗅到的味道一樣。
這下面有蛇!王珂一下跳開了,幸虧是自己來抱柴禾,要是剛剛李姐來抱,非要把魂都嚇掉了。
這下面有蛇,非常正常。這柴禾垛堆了一年多,後面又是草地,經常會有一些老鼠啊在這裡打洞,引來蛇太正常不過了。而且當時谷茂林還在的時候,老村長說過,這小學校以前是個蛇山,而且谷茂林也說這下面有許多蛇。
雖說從小學校建起來以後,再沒有發現過蛇,但並不代表這裡沒有蛇。
王珂趕緊回到房間,去把剛剛挑水的扁擔抽了出來,另外找了一個爐鉤。
他開始小心翼翼地扒拉那玉米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