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1635漢風再起 > 第一二五章 機器的可怕

第一二五章 機器的可怕 (第2/2頁)

推薦閱讀:

各地的農人們除了在農閒時節,將自家的綿羊剪下羊毛後賣與收購商人或毛紡織廠外,還會利用這段時間,在城中的毛紡織工廠裡打些零工,為工廠梳理收購而來的大量羊毛。

在這個時期,還沒有專門的羊毛梳理機器,這些工作只能靠人工。工人們用手指將毛束拉開、鬆散並提取異物,然後再混合纖維。

別以為梳理羊毛這種活計是個輕巧的工作,那需要工人們在長年累月的操作中,逐步掌握其梳理專門技巧,可以說是一門比較具有技術含量的操作。有些熟練操作的工人,甚至可以獲得比紡織工人高出一倍的薪水。

湯永中就是憑藉手頭精熟的羊毛梳理操作技巧,在每年的農閒時節,會來到廣信城的毛紡織廠梳理大量的羊毛原料,以計件為酬,賺取一筆額外的收入。曾經有幾家工廠的掌櫃勸說他放棄鄉下的幾十畝地,進入工廠,專門從事這個工作,每年賺取的工錢必然會比田地裡刨食要多得多。

但於二十多年前,千辛萬苦地來到齊國,分了四十畝地,一直被倚為命根子般的存在,若是輕易撂荒,作為窮苦人家出身的湯永中哪會捨得!

所以,湯永中數次拒絕了城裡幾家毛紡織廠掌櫃提出的棄農從工的建議,想著,憑藉自己的手藝,每年都能利用農閒時節,賺取十塊八塊的漢洲銀元,再加上地裡的莊稼和家裡養的十幾只羊,那日子也過得可是堪比大明一般的中小地主。

然後,今天與城裡收工放假回來的三女聊天時,湯永中從其話語中談及毛紡廠新進了一種可以梳理羊毛的機器時,頓時就被驚住了。

“咋的,以後工廠裡的羊毛就不用人來梳理了?”

“我看了那機器,梳理的羊毛不僅更為蓬鬆,而且速度可比人要快多了。”三女湯成燕說道:“不過,那機器還是需要兩個人來操作,但每天處理的羊毛卻差不多有七八個人的工作量。”

“那以後,這工廠裡還要我們這些打零工的人不?”湯永中心有不甘地問道。

“我想工廠裡多半是不需要人工來梳理那些羊毛了。”

“哎,那以後豈不是就少了一個賺取額外收入的機會了?”湯永中臉上帶著幾分失落,“我還琢磨著,可以為你和幾個弟弟能多積攢一些嫁妝和聘禮呢。”

“爹,我工廠做工,差不多每個月都可以賺三塊錢……”湯成燕臉上帶著一絲不自然的表情。

“哎,你是不曉得,現在男子娶個媳婦,要給的聘禮那是越來越高了。”湯永中搖頭苦笑,“你說這好好的活計,怎麼就讓一個機器給替代了呢?……這天殺的機器,不該有呀!”

在齊國的諸多工廠裡,使用機器不僅可以實現用熟練程度較低的勞動代替熟練程度較高的勞動,而且更為有利的是,它能節約勞動力,一臺機器可以實現數人乃至數十人的工作效率。對於工廠主來說,添置機器與增加人手沒有太大區別。

既然機器比工人的代價低,那他就不需要去增加工人,甚至用更少的工人,只要有機器,同樣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

從人與工具的傳統關係來說,機器的出現並不是取代了人,而是賦予工具以人才有的技能,工具變成機器的一部分。雖然,機器還需要人來操作,但卻不再需要人的技能了。工人的技能已經轉移到了機器身上,工人與工具從此被徹底隔離,離開了機器,工人可能將一無是處。

在過去,人們一般是按照大自然的樣子製造器具,比如中國古代的指南車,就必須以一個雕刻的人像來指示方向,這個木雕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人;類似的還有龍舟和木馬。因此,在那個時期,各種器具實際上只是大自然的仿製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充滿理性主義的技術從大自然中分離出來,車輪的發明,就是這種分離的早期嘗試中一個傑出的案例。

在齊國,作為功用和效率的工具,機器革新也在這種情勢下就開始了,蒸汽機(或部分)代替了馬,鋼鐵(或部分)代替了木材,水泥代替了石頭,以及望遠鏡、顯微鏡、鐘錶、各種精密儀器……

在國內的機械製造業中,曾流傳著當今皇帝陛下的一個大膽預言,“在未來,人們最終將會製造出這樣的機器,巨大的船隻需要數個人操縱駕駛,其速度之快,即使水手成群都難以達到;製造出來的戰車不用動物來拉拽,但可以達到驚人的速度;製造的飛行器像鳥一樣飛翔在天空之中,乘客可以舒適地坐在其中思考任何問題;機器還可以在海底或河底行駛,而無虞淹沒於水;一種小巧的機器,可以做到神話當中那般千里傳音……”

機器的出現,尤其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整個齊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飛躍的契機,使整個工業生產效率,得到急劇的提升。

在傳統經濟中,人,即使不是唯一的動力來源,也是主要的動力來源。人體肌肉的力量構成了古代社會的主要動力。特別是在中國,因為人力資源的豐富,使其更為廉價,讓人力成本遠低於畜力成本,甚至水力和風力。

但是,人是一種脆弱的動物,與很多動物相比,人類的身體並不強壯。一個人可以產生的持續動力大約只有0.1馬力左右;在極短的時間內,或許可以達到一匹馬力。可以說,古代社會的主要推動力,永遠是人類那微不足道的0.1匹馬力。古埃及修建胡夫金字塔用了10萬人20年之力,秦始皇陵的營建用了39年,“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相比古代中國而言,中世紀歐洲在機器動力技術上要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那個時期,風力和水力驅動的磨坊幾乎就是眾所周知的唯一的一種工業機器。風力、水力屬於自然動力,本身不需要成本,但缺點是自然環境的限制。不過,這為人們開啟了製造動力機器的思想源泉。

在蒸汽機未開發前,齊國最早的工業基地,建業和黑山兩地的諸多工場,不得不設在水流量大的河流旁邊,工業因此被禁錮在一個區域性的地區,甚至交通極為不便,而且還時常受到雨季和旱季水量變化的影響。

當實用的蒸汽機出現後,齊國工業的佈局,隨之出現了巨大的改變,不再侷限於地理條件和自然的力量。

一切機器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放。如果說水力解放了人力,那麼齊國目前正在逐步推進的蒸汽機工業就解放了地理限制,使工業獲得了一種自由。

&nbsp本章完

最新小說: 奧特:數碼之心 麻將兄弟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天堂的末裔 王者超神的小兵 日向家的叛逆 王者大陸爭霸 神祗傳承與域外之敵 頂仙記 忍者記事 神奇寶貝之阿桂 尋親歷險記 用實況踢足球 神探蒲松齡:聶小倩 悲慘樂園 我的時空穿梭列表 夏油教主和他的惡毒繼姐 快穿之地府阿飄要修仙 快穿之女配她超會演 快穿之想在永珍界裡當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