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對海倫娜與路易斯是秋毫無犯,並且還告訴客棧老闆去找皇室的人。
她們找自己喝酒、結果不勝酒力趴下,與劉漢沒有任何的干係。
目前黃龍旗國的餘威還在,劉漢認為自己不用跑、完全沒有跑的理由。
西方本來在男女方面無比開放,牽牽手、親親嘴是基操、全壘打都只是證明愛得深入。
在倫理道德這塊,西方人沒有資格說話,劉漢不做虧心事不怕鬼上門。
回家的路上,劉漢不斷的整理記憶,臨時住所在倫敦橋那邊、一座哥特風格的獨立別墅。
時間拉回1860年11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劉氏家族看著風雨動搖的黃龍旗國如此不堪。
第一次的失敗不能證明什麼,可是第二次的失敗外加逃跑,徹底沒救了!
再加上來勢洶洶的太平軍,東南沿海一帶的經濟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劉氏家族是上面看不到未來、下面看不到希望,於是與英格蘭的教父勾搭上。
給誰都是當臣民,為何不去給女王當臣民?當今世上最強的國家是英格蘭!
劉漢的父親劉世義在1861年買通了一位教父,準備將劉氏的家產全部外遷英格蘭。
打頭陣的自然是劉氏家族的大管家劉洪志,他為劉家奉獻了大半輩子的時光。
今年1月份的時候,劉洪志終於辦下了完稅證明、付清了劉氏家族的每個人的人頭稅。
每個人20英鎊,從此之後就是英格蘭王國的國民、同時也是華夏國的國民(雙重國籍)。
同時劉世義得到一個男爵的爵位,算是歸順的獎勵、女王特批。
至於倫敦議會為什麼那麼快的答應下來,估計他們是需要二鬼子來管理黃龍旗國。
劉世義當二鬼子,是對當下的環境絕望、而選擇更好的生存環境。
黃龍旗國並不是適合資本的發展,哪裡有著太多的意外因素、會讓劉氏家族成為歷史。
沿海一帶的家族都是有著向海外發展的歷史,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東南亞一帶。
到後面澳大利亞、加拿大迎來更大的東方移民潮,不限制的話、這兩國估計要改姓了。
劉世義是笨鳥先飛的第一批移民者,屬於歷史中第一批移民英格蘭的華夏家族。
沒有選擇東南亞一帶,主要是那邊真的不是人能生活的地方、環境太過於要命。
劉世義不相信朝廷的洋務運動能夠成功,自己親自去西方考察裝置、技術、工人。
如果太平天國被解決了,劉世義會回來開工建廠、繼續擴大劉氏家族的產業。
要是太平天國把朝廷平推了,那令人更加的絕望、爛貨被更爛的貨幹掉太無語。
反正劉世義徹底絕望了,沒有足夠的悲傷就無法遠航、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
心中一直記著,投靠英格蘭王國只是權宜之計,總有落葉歸根的時候。
大概1862年的年底,劉氏家族的人陸陸續續來到倫敦、學習、經商。
至於劉漢為什麼過來來?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類似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塔的故事。
劉漢的一個才女表妹蘇子晴要結婚了,11歲的蘇子晴聯姻一個白痴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