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高坐在桌案之後的朱由檢,瞥了一眼田爾耕摘下的官帽,嘴角微微挑了起來。
不容易啊,實在是不容易。
田爾耕這個老官僚怎麼就不知道識趣點?
他早點請辭多好。那樣,大家都能省點兒心力。
你說,他非搞的這麼麻煩,累不累啊?
聽到田爾耕終於肯自請辭職了,朱由檢心氣總算平順了幾分。
田爾耕一直以來的感覺,並沒有錯。
朱由檢確實早就有了把他換掉的意思。
朱由檢可不是那個末世皇帝崇禎。擁有前世記憶的他,對資訊的看重,那是遠超這個時代的所有人。
像錦衣衛這個掌握著監控天下資訊的重要部門,朱由檢怎麼可能讓它掌握在外人手中。
之所以登基後沒馬上更換田爾耕,主要還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朱由檢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維護自身安全上了。
經過數月來的內廷各種調整,現在圍繞在朱由檢身邊的,已都是朱由檢信得過的親密部屬,朱由檢的人身安全已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人身安全既已有了保障,那接下來,朱由檢就要準備正式行使他作為皇帝的權力了。他做的第一件事,那當然就是要把錦衣衛完全掌控在手中。
若沒有錦衣衛這個強力鷹犬,來提供資訊和武力上的保障,朱由檢又如何能展現他皇帝的權威?
朱由檢可不覺得,他坐上這皇帝的寶座,那些大臣就會乖乖的聽話,甚至他說殺誰,就能殺誰。
開玩笑,他又不是朱元璋那樣的開國之君,他現在哪有那樣的威望?
朱由檢相信,他這個年才16的少年皇帝、新登之君,要是貿然插手朝政,那被弄個灰頭土臉的機率,將遠超過百分之八十。面對大明數百年形成的文官體系,朱由檢實在是沒多少信心。
在朱由檢想來,與其損傷本就不多的一點威望,那他還不如暫時藏拙。所以,朱由檢才以留用魏忠賢,暫不插手朝政的代價,來換取他順利調整內廷結構的時間。
畢竟,相比外廷文臣的盤根錯節、利益糾纏,內廷太監們就顯得單純多了。目標的敵我區分,也會更為明確一些。
朱由檢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這些,前世的崇禎其實也是這樣乾的。
只是,前世的崇禎更相信文臣的忠心和力量。他在掌握住內廷以後,就迫不及待的驅除清洗了魏忠賢和那所謂的閹黨,把大明朝政重新抓回到自己手裡,從此開始了和大明文臣鬥智鬥勇的人生旅程。
與前世的崇禎不同,朱由檢可是一直對大明文臣體系抱有很深的戒心。他心中的假想敵,排第一的其實一直就是大明的文臣。至於遼東後金、海上十八芝以及那些叫農民起義軍也好,或是叫流民軍也罷的勢力,在朱由檢眼中其實並不足為懼。
以大明的體量,只要大明理順了內部體系。那等待那些勢力的,就只會是碾壓而已。這點,朱由檢同前世的崇禎一樣,心中都有著絕對的信心。
可是,想理順大明內部盤根錯節的體系,那絕非易事。
朱由檢面對的可是大明開國數百年所形成的龐大的官紳階層。面對如此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若沒有一個耳聰目明的資訊渠道,那朱由檢就是再聰明,也只會被人玩的團團轉,直到被人玩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