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信王殿下再次接下遼東開中的訊息,鄭英泰欣喜至極。
不過,這次鄭英泰沒有再急著去找他的那些山西老鄉,而是關起門來,自斟自飲喝起了小酒。
“列祖列宗再上,不孝男英泰給你們上香了。”
喝到微醉的鄭英泰,跪倒在祖宗牌位前放聲大哭。
“僥天之倖,不孝男英泰終於找到了重續我鄭家商路的機會。
請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保佑英泰能再續商路成功。”
在信王殿下搞的這種開中以前,鄭英泰從未想過,他有一天還真能再續祖傳的商路。
鄭家失去祖傳的商路已經快10年了。
鄭英泰眼看著,祖傳的商路自轉做走私後,商路一天變得比一天萎縮。
若非不忍心祖傳的商路在自己手中徹底斷絕,鄭英泰也早就把鄭家徹底遷離山西了。
可再怎麼不忍,鄭家的商業重心,也不可避免的逐步在向京城轉移。
把草原走私換回來的牛,馴化後再出賣,這就是鄭家對祖傳商路作出的嘗試和改良了。
可惜草原牛的馴化週期實在是有些太長了。
而且為了馴化那些牛,佔用的資金也實在太多了點。
若非有德興錢莊在背後支援,鄭家也很難支撐下去。
也正因如此,當鄭家的錢莊被大眾錢莊擠垮時,資金鍊斷裂,鄭家也就走到了破產的境地。
若非鄭英泰當時決絕的投靠了信王府,也許鄭家現在早就人死家破了。
鄭家的遭遇,只不過是晉商的一個縮影。
在這個時代,不知有多少個晉商同鄭家一樣,在苦苦尋覓重續商路的機會。
張家口堡
大明宣府鎮最重要的一個堡壘。
不光是在宣府鎮,也許在整個大明,張家口堡都最重要的堡壘。
說張家口堡最重要,是因為張家口堡除了擔負著防禦草原的重任外,還是大明最大的馬市所在地。
隆慶五年,經過軍神戚繼光整頓後的大明邊軍戰力陡增,面對草原上蒙古人的入侵,已經獲得了明顯的優勢。
此消彼長,當搶劫大明變的越來越艱難時,蒙古俺答汗終於有了向大明求和的心思。
經當時宣大總督王崇古精心斡旋,最終,俺答汗接受了大明順義王的封號。大明和蒙古正式結束了長達近200年的戰爭狀態。
張家口堡的馬市,就是從那個時候才正式開始。
其實早在嘉靖年間,張家口就曾開過幾次馬市。
只是,那時的大明邊軍戰力太弱。拿蒙古人的搶掠,實在是毫無辦法。
這導致馬市開放不久,就因蒙古人的入侵再次關閉。
吸取了以往開市的經驗,張家口堡在隆慶五年的開市,從一開始就與大明以往開的官市不同。
名義上,張家口的馬市還是官市,可宣大總督王崇古從一開始,就採取了引入了民間資本建設馬市的策略。
正因為有了大量民間商人的加入,張家口的馬市從一開始就顯得活力十足。
大明官市雖然有明確的買馬限額,但在王崇古的主持下,張家口馬市年年都會超出限額甚多。
得益於王崇古這種靈活的市場政策,張家口逐漸發展成為聞名塞北的最大市場。
萬曆四十五年,徹底失去開中機會的各處邊商,也開始大量湧入張家口尋找新的商機。這讓張家口的繁榮也隨之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算起來,自隆慶開市後,張家口已經整整繁榮了50多年了。
就在這繁榮堪比大城市的張家口堡,堡的中心地段,一座三進的大院子裡面,一箇中年人正在待客。
“李先生,您大可把心放回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