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信王那輕飄飄的言語,鄭英泰心中忍不住的腹誹。
沒有綱鹽,就算不是給寧遠官方運輸,只怕也沒人會接吧?
不,不對。
鄭英泰忽然品出信王殿下的意思。
信王、信王殿下說什麼?
給、給現錢!
哦,給的是大眾錢莊的銀票。
銀票,那不也算是現錢嗎!
信王殿下這不分明是要帶著大家發財的節奏嗎?
我真是蠢透了。
信王殿下如此英明神武,天縱商業奇才,怎麼會不知道開中的利與弊。
沒有預算,殿下又怎麼會提開中。
想明白信王殿下的意思,鄭英泰激動的額頭青筋都冒了出來。
“殿下,您放心。小人這就把話傳過去,物資立馬就開始準備,絕誤不了您定的時日。”
說出這句話時,鄭英泰簡直對信王殿下佩服到五體投地了。
信王殿下簡直太神了。
按信王殿下的這種開中方式,大夥還要什麼鹽?
以前要鹽,那是因為朝廷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要是朝廷肯給錢,誰還會要鹽。
畢竟要了鹽,大夥也還不是要再賣出去?
如此折騰,那趕上直接拿錢來的方便。
更何況,信王殿下還不是要大夥回到京城才給錢。
殿下是讓大夥把貨運到寧遠就給錢。
對這一點,鄭英泰尤其滿意。
這就意味著,在寧遠大夥手中就能拿到現錢了。
這也意味著,大夥不需要再去籌備購買回程商品所需的現金了。
大夥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看看寧遠或遼東地面,還有什麼值得往回帶的東西。
要是能找到合適的商品,那這一趟的利潤可就遠超以往了,大夥算是來回都能掙錢了。
最最關鍵的,是鄭英泰已經想清楚了。
只要寧遠這趟跑成了,那信王殿下就有資格把朝廷其他邊塞開中的活,全都完整的接下來。
寧遠能行,那其他邊塞估計也沒什麼大問題。
這才是所有山西老鄉最夢寐以求的東西。
到那時,大夥祖傳的商路就算找著新的出路了。
只要祖傳的商路能再次打通,那不是比什麼都強?
那才是大夥傳世的根!
真當大夥願幹哪些提心吊膽的走私活路?
要不是實在沒辦法,誰他媽願意幹那種殺頭的活路。
只要是寧遠這事真搞成了,說信王殿下是大夥的再生父母都不為過。
鄭英泰相信,就衝信王殿下給的這份希望,他的山西老鄉就絕不會讓信王殿下失望的。
鄭英泰連向朱由檢告辭行禮都忘了,他一邊激動的想著,一邊急三火四的離開信王府,召集他的山西老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