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星還不止一次的宣佈,一定要讓陛下親賢臣、遠小人,要徹底根除朝中邪佞之臣。他的這個邪佞之臣很明顯,就是在指浙、齊、楚幾黨餘孽和魏忠賢的一班人。
這兩年在朝堂上,東林黨已經越來越強勢,手段也越來越激烈。已經被逼得毫無退路的浙、齊、楚幾黨,終於做出決定,幾黨的殘餘分子全部投靠魏忠賢。
浙、齊、楚幾黨,他們已經得到了確切訊息,明年確實是趙南星負責京察大計。為求自保,幾黨殘餘分子終於放下矜持,直接投靠到魏忠賢門下。有了他們的加入,魏公公傳說中的閹黨終於成型了。
得到朝中部分文官的支援後,魏忠賢終於可以在朝政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魏忠賢敏銳的發現,天啟皇帝現在最憂慮的還是錢的問題。而在這方面天啟皇帝已對東林黨失望至極。
魏忠賢覺得自己要做的就是幫天啟皇帝找錢,從這個方面取代東林黨的作用。可怎麼才能幫陛下提高賦稅,找到錢呢?
思來想去,魏忠賢愁的頭都有些疼了。
東廠曾經幫信王做過的,京城各行業商業調查,提醒了魏忠賢。京城商業的繁榮現狀,讓他看到一條遍佈金銀的道路。
魏忠賢想起信王說過的話,“洪武聖祖訂下30稅一的商稅。”“我們店鋪並不是直接打的王府的名頭,怎麼會免稅。”“交點稅不過就是少掙一點,交完安心。”這幾句話不停的在他耳邊迴響,在他腦中催生出種種想法。
“嗯,京城內商業牽扯的權貴太多,還有好多自己的關係也在其中,不好下狠手。”魏忠賢默默地想到。
不過,江南方向,那邊有“賣不完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有出了名的揚州瘦馬、西湖風月,商業甲於天下。還是大量的海商、鹽商聚居地。只要能從那邊收取一點商稅,估計明年的錢,就不是問題了。魏忠賢腦子轉的非常快。
魏忠賢把冒出的這個念頭和他的黨羽們一說,立馬獲得一致透過。
內廷的太監們都盼著,能像萬曆年間一樣出去監稅。那個職位可是大大的肥缺,隨便撈一點都能弄個盆滿缽滿。
外廷的閹黨們則認為,江南地方那是東林黨的大本營,這個計劃可以從根子上狠狠打擊東林黨。
很快,參考萬曆年間收稅方法的新稅法,就在閹黨中完成。
新稅法以萬曆稅法為藍本,只是對商業稅的收取做了調整,不再是定額徵收,而是按銷售額徵收。
魏忠賢牢牢記住信王“洪武聖祖訂下30稅一的商稅”這句話。他也覺得定額徵收不太合理,對效益不好的太重,對效益超高的又太輕。還是依銷售額定最合理。
魏忠賢也不敢直接定30稅一,他採用萬曆的60稅一。在他看來這點錢對於商戶來說“只是少掙了一點而已。”
魏忠賢將新稅法報到天啟皇帝處,天啟皇帝欣然批准,要魏忠賢馬上籌備,準備儘快執行。
閹黨在悄悄準備實行新稅法,東林黨在忙著籌備明年的京察,雙方都在積蓄力量,等待明年的碰撞,朝堂上反而詭異的平靜下來。就連獻俘儀式都波瀾不驚的進行過去。只有白蓮教匪首徐鴻儒被剮於京城,讓京城百姓看了一場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