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四年多的艱苦建設後,顏思齊終於在笨港和新港開啟了局面。
顏思齊現在已經擁有10座大型村寨,兩個港口。他直接掌控著超過3000戶居民,手下人丁過萬。
因顏思齊在海灣岸上建起巨大的樓臺,作為他的指揮中心。整個地勢上,海灣內有樓臺,樓臺外就是海灣。
故往來的海商都把這裡叫做“臺灣”。
臺灣也就成了顏思齊勢力的代名詞。
臺灣顏思齊,在大明海商中那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雖然,在大明海商中顏思齊的船相對少了一點,但論綜合實力,顏思齊仍是大明前三的大海商。
對於同鄭一官的結盟,顏思齊也非常看重。顏思齊與鄭一官的關係,雙方一直都維持的很好。
這幾年來,若不是鄭一官明裡暗裡的相幫,臺灣絕不會發展的這麼快。
至少,若沒有鄭一官的從中斡旋,單與那荷蘭紅毛番的關係就要消耗顏思齊大量的精力。
現在終於苦盡甘來了,大明最大的海主李旦死了。
李旦一死,他的勢力瞬間分成了好幾塊。其中最有活力又掌控大員的鄭一官,也正式與顏思齊成了鄰居。
這樣一來顏思齊與鄭一官的關係,也到了一個轉折的關頭。
是結盟還是對抗,對雙方的未來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
而鄭一官願同顏思齊正式結盟,這對兩人都有非常大的好處。
結盟以後,綜合顏思齊和鄭一官兩人的勢力,他們已經穩穩的躍居大明海商第一了。
只要再借助鄭一官拿下李旦遺留的各種通航權,那……
美好的明天已經在向顏思齊熱烈的招手了。
誰都沒想到,樂極生悲的事情就在此時發生了。
高興過度的顏思齊,在打獵的途中豪飲大醉後,竟然感染了傷寒,幾日之間就病的不成人形。現在更是到了病危的關頭。
眼見顏思齊病危,臺灣上下無不人心惶惶。就連二號人物楊天生都已經亂了方寸。
細雨中,一個護衛跑到楊天生身邊:“二當家,顏大哥叫你。”
“顏大哥醒了?”楊天生一下從地下竄了起來,一邊向房內衝去,一邊問道。
顏思齊確實醒了。
努力的睜大了眼睛,顏思齊發現這個動作他都做的好累。
看來,這次他是真的過不去了。
看看剛剛衝進來的楊天生,顏思齊從他的臉上明顯看到了水光。
唉,楊老二的性子還是弱了一點。
罷了、罷了,便宜鄭一官這小子了。
顏思齊做出最後的決定。
勉強抬起手,顏思齊費力的說道:“老二,傳信把鄭一官叫來。”
“找鄭一官?”楊天生一愣,“大哥您還是好好休養,有什麼事,等您好了再說。”
“我、我怕、怕是不成了。老二,叫鄭一官來,我們兩家徹底合併。”顏思齊斷斷續續的把話說完。
“什麼?”楊天生如遭雷擊。
顏大哥要不行了,這怎麼可以。
若沒了顏大哥,臺灣這份基業可怎麼辦?楊天生登時亂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