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當今大明海上的頭號海商。他手中握有日本的獨家通商權,還掌握著對荷蘭和西班牙的轉口貿易權。
沒有他的允許,荷蘭和西班牙甚至有錢都買不到足夠的大明商品。
李旦就是大明現在當之無愧的海上之王。
可再強的王者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李旦已經老了。
自進入天啟五年後,李旦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總是低燒不斷。可他手中的各種事情又實在太多了,多到李旦根本沒法放手休息。
這次,荷蘭和日本的通航許可證他總算辦完了。大員,李旦也放手交給鄭一官全權管理。
李旦下一步準備回日本平戶去好好休息一下,好好調養一下他的身體。
“義父放心就是,一官絕不敢有絲毫懈怠。”鄭一官拍著胸口向李旦保證道。
“那就好、那就好。”看著鄭一官那年輕的令人羨慕的臉龐,李旦喃喃的應道。
抬頭最後望了一眼這寧靜的大員,李旦抬腿邁上他的座艦。
誰也沒想到,一別就成永訣。
李旦這次離開,就再也沒能回來。
天啟五年8月初二,李旦病逝於回日本平戶的船中。
按李旦生前的安排,他在大員的一切勢力都交給了義子鄭一官。
鄭一官得到李旦在大員的這部分遺產後,一躍成為大明海上勢力中排名前十的大海商。
遼東,寧遠
天啟五年8月中旬,寧前兵備道袁崇煥又搞出了一個大新聞。
袁崇煥公開上書薊遼經略高第,明確表達了他不主張放棄關外的意思。
袁崇煥是這麼說的:“兵法上說,有進無退。我們既然已經佔了錦州、右屯和大凌城,就不應該輕易放棄。
錦州和右屯是寧遠防線的門戶,一旦輕易的放棄,會震動寧遠的軍心。
經略想要守住錦州和右屯,其實很簡單的,只要找尋到一個良將就行了。”
其實關於錦右的這些內容,無關袁崇煥的防區,袁崇煥也只是隨便發表一下評論。袁崇煥整個上書的重點是在最後一段,他關於寧遠的表態。
在上書的最後一段,袁崇煥用極其堅定的語氣,表達了他堅守寧遠的決心:“我身為寧前兵備道,死守寧遠是我的責任。除了戰死在寧遠,我哪兒都不會去!”
袁崇煥這擲地有聲的上書,獲得了關寧軍的一致支援。
守住寧遠,就是守住關寧軍的根基。在朝廷的巨大壓力下,關寧軍終於認可了袁崇煥的指揮。沒辦法,關寧軍暫時也沒有別的文臣可以依靠了。
“好,很好。遼東總算還有個肯挺身做事的人了。孫閣老眼光還是不錯的。”高第放下袁崇煥的上書,輕聲讚歎了一聲。
雖然袁崇煥上書的意思,不完全符合高第的想法。可高第總算是找到了能堅守寧遠防線的主將。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高第雖然帶著朝廷定好戰略前來,其實高第心中沒有絲毫的底氣。
到遼東後,高第有意無意的透露出放棄關外,退守山海關的保守想法。
這個想法,高第其實並不全是拿來嚇唬關寧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