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的堂屋面積不算太大,幾隻大蜡燭就照的滿屋通明。
一看那幾只大蜡燭,馮家兄弟更是一陣膽寒。
馮家兄弟很識貨。他們敢肯定,這種蠟燭肯定是徐詹事帶來的。他們更敢肯定,整個東安包括縣衙,就沒人用的起這種蠟燭。
據說這種特殊的大蜡燭,一支就要5兩銀子。對方的奢侈,又給了馮家兄弟重重的一擊。
徐詹事真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馮家兄弟一進客廳,就看到在亮如白晝的燈光下,一個青衫老年文士正坐在主位上看書。另一個華服少年卻坐在客位上,笑嘻嘻的打量著他們。屋內竟然還有兩個帶刀的侍衛站立在屋角。
才踏過門檻,馮家兄弟就感覺幾道視線盯在他們身上。老文士根本就沒抬頭看他們,少年的目光打量中帶著幾分戲謔。而那兩個侍衛的目光卻是兇狠而暴虐,似乎隨時準備給他們一刀。
周家,馮家兄弟並不是第一次來。他們從沒想過,只是換了幾個人,周家的客廳竟然就變得如此壓抑,如此的官威十足。
“撲通”,馮家兄弟乾脆利落的跪倒在地。
梆梆梆,馮家兄弟連磕了三個響頭。
“草民,草民參見,參見詹事老爺。”還是做大哥的胖子膽子大些,還勉強能把話說得清楚。
“草民?”朱由檢故意一皺眉頭,厲聲喝問:“這麼說,你們二人都沒有功名在身?”
不會吧?
這兩個胖子不會連捐個官都不會吧?
就算是商人不是也可以捐官混過出身嗎?
朱由檢不知道,他記憶中的捐官,那得到我大清乾隆年間才能成為定例。乾隆之後,有錢人才能公然買個3、4品的頭銜,用來裝點自己的門面。
在大明,捐官不是沒有,但大多隻能買個監生的資格(相當於現在的高價擇校生)。明面上最高的捐官只能買個正九品的散官。當然,暗中的交易那就不好計算了。
在大明,捐官根本就沒有前途。就算暗中買到了官位,也不敢公然招搖,遇到科舉出身的官員更是矮了不止一頭。
大明市井流傳的中,捐官升至部堂的描寫,在大明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那些內容只是大明作者的yy。
胖子聽到朱由檢的問話,尷尬的笑了笑。他們兄弟身上倒也捐了個小官,可在少詹事這種正統清流京官面前,他們又怎麼敢拿出來顯擺。真要拿出來,那可不是招搖,招禍的可能倒是更大些。
“嗯,你們好大的膽子。”
聽到對方連功名都沒有,朱由檢勃然變色,哼了一聲,重重的一拍桌案。
“你們身無功名,就敢欺壓黃秀才?敢做出如此有辱斯文的事,你們是不是都活膩了?”
怎麼一開口就要定生死,這也太狠了吧?
這些官員果然比我們狠多了。兩個胖子相對駭然。
“信王殿下這話說的,可不太像個文士啊!”看書的徐光啟忍不住輕聲咳了一聲差點笑出聲來。
不過,說好了一切交由朱由檢處理,徐光啟也靜靜的聽了下去。任憑朱由檢嚇唬馮家兄弟。
今晚,朱由檢搞這麼大的排場,就是想要震懾住馮家兄弟。
是的,朱由檢想要的只是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