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可能帶來一場運輸革命的四輪車,徐光啟興奮欲狂。他不停的詢問朱由檢四輪車靈活轉向的原理。
面對徐光啟激動的追問,朱由檢卻沒有感到任何值得激動的地方。他把徐光啟的激動理解為一個科學家見到新事物的正常反應。他一臉理所當然的把四輪車轉向器,簡單的向徐光啟解釋了一下。
概括起來很簡單。整倆四輪車,就是相當於兩組兩輪車靠一個轉向圓盤連線在一起。
徐光啟一聽就明白了車子的原理,讓他又感到驚訝的是:聽信王的描述,信王還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摩擦剎車裝置,這也是以往車輛所沒有的。
看到徐光啟又一次浮現出驚訝的表情,朱由檢打心底覺得,有必要這麼大驚小怪嗎?
沒有剎車,速度過快出車禍怎麼辦?前世就是輛拖拉機也有剎車啊!
“太少見多怪了吧!”朱由檢心中暗自鄙夷徐光啟。
朱由檢說對了,徐光啟還真沒見過剎車裝置。
古代中國的馬車是沒有剎車的,剎車都是車伕依仗人力硬剎。就是郭德綱說的,靠腳與地面的摩擦係數剎車。
這輛四輪馬車,徐光啟才真正感受到信王的奇思妙想,他為信王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真的很好,信王的這些想法能夠給我開啟一扇從未想過的大門,猶如基督教的利瑪竇教士所帶來的西式理念。神愛世人。”
想起故去的好友利瑪竇教士,所宣講的教義,徐光啟無比的感慨。說句有些褻瀆的話,“信王殿下還真有些像基督中的先知啊!”
徐光啟在中國基督教史上的名聲,遠超他科學家的身份。
他早在萬曆三十一年就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擁有了保祿(PAUI)這個西式教名。
中國基督教的歷史上他與李之藻、楊廷筠並稱聖教三傑。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徐光啟一直在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推廣做著努力。
正是在他的影響之下,利瑪竇才能在中國開啟局面,並正式確立了依靠傳遞西方自然科學,吸引士大夫階層加入教會,從而擴大教會的影響。這個正確的傳教策略。
徐光啟和利瑪竇辛辛苦苦開啟的局面,因利瑪竇的病故毀於一旦。
利瑪竇病故後,激進的傳教士無視中國的國情,他們採取的傳教方法毀了利瑪竇的心血。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教案發生,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大受打擊,傳教士大都被驅逐到澳門。
從那時起,傳教士無法在中國開展正常的傳教工作。直到天啟元年,傳教士才又藉助徐光啟的力量,重新回到北京。
某種程度上,徐光啟不得大明朝廷重用,與他的信仰也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如何推廣基督教?徐光啟一直認為,在中國想推廣任何教義,都必須得到皇家的認可,否則很難成功傳教。
可惜,傳教士們始終沒有機會,把基督教真正的教義傳遞給皇帝。
今天,徐光啟忽然覺著,同屬皇族的信王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