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所謂的大事,是希望徐光啟能改進一下車輛的減震。
上次朱由檢來皇莊時不想騎馬,坐轎他又嫌太慢,他首次嘗試坐車出行。
朱由檢沒想到,這個時代的馬車,顛簸的實在太厲害了。
沒走多遠,前世從不暈車的朱由檢就已無法忍受,差點吐了出來。最後還是隻能騎馬去往皇莊。
經過仔細觀察,朱由檢發現,這個時代的馬車根本沒有減震。
王府的馬車都是木製的車輪,車廂直接落在車軸上,根本不存在減震。再加上路況又很差,到處坑坑窪窪的,坐個車簡直就跟受刑一樣。
難怪古人說車馬勞頓,坐車真的比騎馬還累。這要真走個長途,真能把人累病、累死。
朱由檢想把自己府上的馬車改裝一下,加個減震,也好讓自己以後坐的舒服一點。
他對前世的汽車的結構,只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好像車廂是由多根重疊在一起的兩組U形鋼板支撐起來的。
具體技術和原理,朱由檢根本不清楚。好在有徐光啟在,這是有名的科學家啊,由他來研究原理豈不是更好。
朱由檢摸出一張草圖遞給徐光啟,圖上是模糊的車輛構圖。
這是他憑前世印象畫的圖紙,現在雖然還達不到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地步,但相比以前,已經是進步太多了。
看看,這不徐光啟就能直接認出這是一輛馬車構圖。
徐光啟感覺圖紙上的這輛馬車,構造有些奇特。
這輛車有四輪,車身不是直接落在車軸上,而是被車軸上探出的兩個重疊框架支撐起來。雖然一時不知這個結構能有什麼作用,但這樣一來車子的成本肯定會較高。
“信王殿下,圖上這幾處老夫看不太明白,你能解釋一下嗎?”徐光啟倒是不懂就問。
也是,不懂就問,這才是做學問應有的態度。
“這個結構,我是這樣考慮的。現在的馬車顛簸的太厲害了,我想減少一下這種顛簸。”朱由檢看看圖紙解釋道。
“您看,這裡的兩組多重梁可以吸收顛簸造成的震盪,保證車內的平穩。”
徐光啟沉思片刻,心中還是有些拿不太準,單從理論上推斷,似乎是可行的。
朱由檢看徐光啟遲遲沒有出聲,知道自己有些強人所難了。
徐光啟是科技大牛,但他也不可能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啊。又沒有實物,只是一張草圖就要他拿出準確意見,自己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朱由檢趕緊開口寬慰徐光啟:“徐先生,我只是一時的胡思亂想,也不知可不可行。你不用往心裡去。我們先去看看佃戶們的種植情況吧?”
徐光啟抬起頭,用不太確定的語氣說道:“殿下,你這個結構單從理論上看,應該可行。只是加上這個結構,車身分量可能會有些過重,1匹馬不一定能拉得動?”
“這也是問題?一匹馬拉不動咱就2匹馬拉唄。我好歹也是個王爺啊。”朱由檢心中暗想,嘴上卻不好打擊他:“徐先生說的是,既然您認為可行,我就安排先造一輛試一下。”
徐光啟這才想起對面的少年還有個王爺身份。對他來說,加幾匹馬根本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