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示意文吏:“記下張府平時所購肉食種類與數量,單獨成頁,等待集體裝訂。”
爾後向兩位老闆招手:“你二人站出來,向所有老闆形容一下張管家的穿著形貌。”
總計二十三家店鋪,十八家表示認得張管家。
並且確定,張管家沒有在自家額外購肉。
另外五家店鋪,老闆和夥計討論之後,亦表示,張管家從未來過。
林野點點頭,吩咐記錄的文吏:“在張府的檔案頁頭畫個圈,意為第一次排查暫時清白。”
回頭看向文吏中的主事官:“看懂了嗎?”
那人恭敬拱手:“下官明白了。”
“那便按照此法,一家一家的排查下去!”
“是!”
一聲令下,文吏和兒郎們開始忙忙碌碌的幹活。
期間,不時有人悄聲議論。
“林小校真有兩下子……”
“怪不得能第一個查到線索!”
“理事清晰,不像平民家庭出身……”
“下次再見,怕是要叫中校嘍!”
……
此法乍一看很笨,但卻是沒有辦法中的最好辦法。
在一個沒有高科技、不存在監控、賬本處處都是窟窿的封建社會里,盤查,一定要從底層做起。
什麼是底層?
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易,便是最底層。
肉類,在此世是奢侈品。
東城市二十三家肉鋪,做的是大宗生意。
每一個長期採買肉類的管家,都是肉鋪街的熟面孔、大客戶。
比如張管家,平均每天要買二十多斤鮮肉,一提起來,整條街的大半老闆都熟悉此人,碰到了一定會打個招呼、巴結兩句。
在大夏,養殖極為不易,一斤肉賣三五錢碎銀,約等於三十斤粗糧,幾戶人家吃得起?
所以,城中的所有肉鋪,其實都是在做熟人生意。
誰家每個月大約吃多少肉,肉店老闆比他們家主都清楚。
於是,不到兩刻鐘,青陽坊,百口以上大戶,全部排查完畢。
全體過關。
林野心裡一鬆,微微頷首:“繼續,下一坊,青陽東。”
文吏、兒郎、老闆們都熟悉了流程,效率再次提升。
時間緩緩流逝,局勢漸漸清晰。
東城四十坊,總計八百餘大戶人家,共有十二家出了問題,三十六家存疑。
有問題的直接鎮壓。
存疑的由監察司帶領斬妖降魔司,上門進行二次排查。
“第一批第二次排查結果待定,檔案歸檔,裝訂!”
“第二批第一次排查開始,青陽坊,丁口五十至一百之間的中戶,一號目標,東城令幕僚張長順!”
林野的面板中,小功緩慢但堅決的上漲著,一刻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