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前路亦抽出兵刃,嚴陣以待。
他的武器,卻是一把單手輕劍,刃長約八十厘米。
此時為木質,實戰兵刃一般都會用韌性極強的白金摻寒鐵鍛造,總重不到兩斤,最是輕靈。
單手輕劍不太適合對付妖魔,多為貴族或者斥候所用。
輔以高超的身法,以遊走襲擾為主。
再看岑前路的體型,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瘦削而臂長,小腿肌肉發達流暢,顯然是一個打慣了遊擊的滑頭。
林野不太看得上這種人,卻也明白,對方比大壯難對付得多。
僅從理論而言,斬魔刀比長槍更笨重。
斬魔刀太長,太直,缺乏長槍的韌性,重心又那麼靠前,哪怕是雙手持握,依然不夠靈活。
其殺傷力,主要在兵刃的前半段。
是以,極怕被速度型對手突進內圈。
《長刀行》為什麼最重“行”字?
原因便在於此。
檢驗林野功夫練得好壞的時候到了,岑前路,便是他武道路上的第一個勁敵。
林野沒有絲毫懼意,待到副總教頭示意可以開始後,依然主動發動搶攻。
踏步,衝鋒!
岑前路沒有像大壯那般頭鐵,站在原地等待。
而是第一時間側步橫身,畫半弧反衝。
基礎步伐,半弧側步。
林野的衝刺失去突然性,此事早在預料之中。
沒關係,側前踏,折身再衝!
《長刀行》從來都不是一門只能直線衝鋒的武技,刀法中自帶的步伐特別基礎,卻又十分靈敏有效。
六十度三角折衝!
每一次變向,不多不少,只有六十度。
看似死板,但是,隨著每一次變向的衝刺距離不同,以及陰角陽角的任意轉換,其實落點十分難測。
岑前路並沒有急躁,只是把弧線畫大了一些,打定主意要接近林野的反手側。
唔,林野現在是右手持刀,把斬魔刀拖在身體右側偏後一點的位置上。
所以,所謂的反手側,正是林野身體正右側的方位。
在這個方位上,林野只能揮刀橫掃,變化最少,發力最不充分。
由此可見,岑前路所謂的戰鬥經驗豐富,絕非自吹自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