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之所以能夠圓滿晉升,蓋因殿下蘭心蕙質,譯釋精微,引動天道與經文交感,方得此悟道之機。
此乃殿下的緣法,亦是道門與大夏之幸。
若無譯文,道德之妙,天道無感,吾亦不覺。
殿下的來意,老道已知。
如不介意,我們這便入宮。”
天香求之不得,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心裡惴惴,惦記著林野。
小林子怎麼樣了?
有沒有被姑姑纏上?
還睡得習慣那間偏房嗎?
林野躺得極自在,悠然的在意識海里修煉,體會著飛速進步的快樂。
完全沒有意識到,再過一小會兒,大夏高層們便要瘋了。
說起來,這事兒真不怪林野。
不是他不夠重視《道德經》,而是受知識所限,根本體會不到它的重要程度。
在前世,《道德經》更應該被歸類為哲學,而非道經。
儘管之後所有的修士全都奉《道德經》為修煉圭臬,但事實是,並沒有人因此而得道成仙。
《道德經》講天道、講人治、講君子、講聖賢,就是沒有講具體的修煉之法。
真正的“法”是什麼樣的?
就像林野修煉的《龍虎煉形》一般,具體、細緻、明白、清楚,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的修上去。
所以,哪怕拿到靈炁活躍的此世,《道德經》依然只是一部總綱。
林野剛醒來之時便已經默寫出《道德經》的第一章道之總論,結果卻並未有任何異狀,便是明證。
按照林野的想法——
此世的修煉文明如此燦爛,類似的理論性著作必然不少。
《道德經》雖然珍貴,但最多就是有觸類旁通之效。
或者再誇張一點,或許能夠開闢某個小領域的空白?
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然而林野怎麼都想像不到,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經文字身是否能夠用於修煉,並不重要。
真正的重點是,它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頂級智慧!
一旦翻譯周全,在此界成文,則林野可得……
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