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就你那把啥事兒都寫在臉上的性子,但凡有些生活閱歷的人,一眼便能看透。”
老董還是笑,然後手持馬鞭指著北面道:“中牟那裡有條戰國時魏惠王開鑿的運河,汝可知喚作什麼?”
“鴻溝。”孫策不屑地撇了一下嘴,道,“昔高祖與西楚霸王項羽盟約分割天下,便是以鴻溝為界。”
“不錯,說得很好。”
老董當即稱讚,隨後話音一轉,道,“那你自然也知曉,項羽數次攻不破成皋,便以烹殺太公脅迫高祖出戰的故事吧?”
說著笑意愈加詭秘,不懷好意地看向孫策:“若汝父敢對老夫有二心,你覺得老夫會不會烹了你?”
孫策神色悚然一動,看向老董不由……感激不已:“汝說得一點不錯!勸父親殺上洛陽前,某一定要尋好逃生之路,不使父親投鼠忌器才是!”
老董臉上詭秘的笑容頓時凝固,仔細打量著孫策,十分懷疑孫堅給自己調了包:歷史上孫策橫江攻薛禮,用了假死之計。
打廬江太守劉勳時,用了調虎離山之計,無疑是位智勇雙全的名將……但現在的孫策無論怎麼看,都像是個憨憨。
明明自己想告訴他,孫堅一招行差踏錯,便已無後悔的機會。畢竟生命中有些人,比如你這個親兒子,一旦錯過就不在。
可他理解成了啥?
然後還當著自己的面,把心中的計劃給說出來了?
算了算了,留給李儒頭疼去吧:說不定有他在洛陽折騰,還能變相加強繡衣使的業務能力。
想到這裡,老董驅馬又來到南陽新人這裡,首先親切地向黃忠問道:“漢升,今年貴庚啊?”
黃忠不出意外地用看白痴一樣眼神兒,看了老董一眼:你一個五十二歲的老頭子,問我年方四十一的中年人貴庚?
老董頓時面色訕訕:沒辦法,人的刻板印象是很嚴重的。比如提起廉頗,誰腦子裡會浮現一位風華正茂少年的形象?
黃忠跟廉頗差不多,都是年老才成名。
雖然他此時的武力,無疑要比二十八年後斬殺夏侯淵時強。但就因前半生一直未逢明主,哪怕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拼,也沒拼出個啥來。
眼見黃忠對自己不冷不熱,老董又微微一笑,換了個話題:“聞聽漢升欲南下,投荊州刺史劉景升?”
“不錯。”黃忠這下勉強點了點頭。
沒想到,老董隨即又道:“是因汝二人字裡都有一個‘升’,覺得投緣才去投效的?”
一旁典韋都有些聽不下去了:主公,要是不會聊就別尬聊。好好的一番話,讓你聊得簡直稀碎!
果然,黃忠有些不耐煩了:“太尉勿怪,在下並不想為汝效力……”
一到關鍵時候,老董反而不糊塗,道:“莫非漢升已覺老夫名聲不佳,劉景升乃漢室宗親,且還是朝廷名正言順的荊州刺史?”
黃忠明顯對老董沒啥好感,但也沒什麼很強的惡感——如今報簡風行天下,他的形象也漸漸洗白,不再是士人口中單一的逆賊權臣。
這時節,天下人對老董都是個半信半疑的態度。
聽到這話,黃忠認真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如此說來,漢升投劉景升是為了匡扶漢室,報效朝廷?”說著,老董還看了眼李嚴、陳震和文聘:“爾等也是如此?”
四人對視一眼,隨即齊齊點頭,道:“不錯。”
“那為何要捨近求遠,直接入洛陽為陛下效力不是更好?”說著,他又看向黃忠,笑道,“尤其漢升,何必還要那劉景升二手商賺差價?”
------題外話------
感謝啼暗的打賞支援,謝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