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他們漁陽雖然不用像冀州一樣花費幾百億,但開墾這200萬畝土地,並且連同漁陽原本的水利設施修建,只怕沒有幾十億根本辦不到!所以大家在沒有想到辦法前都沒有說話。
半天之後盧敏開口問道:“我們漁陽郡有多少收入?”
戲忠笑道:“18億錢,這個財政收入位於大乾前十的郡城!”
而後戲忠到:“漁陽郡最大的收益就是農業稅,即便今年收到旱災和蝗災的影響,但我漁陽還是收穫了500萬石的糧食,這些糧食值五億錢,而後是鹽田廠,今年收益是四億多錢,鋼鐵廠三億錢,魚肉加工廠兩億錢,而後還有一些其他工廠和稅收,一共加起來有18億錢!”
有錢好辦事,這是整個大乾官場的共識,和大漢恥於言利不同,大乾的官員卻不在意說利益,徐偉更是經常對他們說,做事情要注意利義結合,大漢的官員恥於言利,不是他們不喜歡錢,要不然大漢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貪官汙吏了,他們恥於言利是想教導百姓放權自己的利益,好讓他們輕易佔據屬於百姓的利益。實實在在的偽君子一個。
而大乾的官員都同樣徐偉的這個看法,所以在大乾你做事情,不把利益說清楚,這就是想要做畫大餅的偽君子,這樣的人在大乾才是大家要防範的人。
盧敏再次問道:“我們可以調動的資金有多少?”
雖然一個郡的財政收入高,但有一些要上交國庫,還要一些要維持地方上的開銷,而糧食也不可能真全部賣掉,還要留一些作為常平倉防範旱災,再加上水渠道路的維護和修建,不要看著18億錢多,但真留下來的卻未必有多少!
戲忠道:“漁陽郡每年要向朝廷上交近6億錢,不過這筆錢我向執政提議節流在漁陽郡用來執行並村的開銷,加上每年漁陽郡大概會有1億多的財政結餘,明年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可以動用的錢大概有7億錢左右!”
7億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當年冀州這個大漢的糧倉,每年的財政收入大概就是78億的樣子,漁陽這一個郡就相當於冀州一州之地的財政收入,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但對比他們要做的事情這7億財富又少了。
誰都知道修建水利設施,開墾新的土地可以真加一個國家的財富,延緩國家的衰落,但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做,就是因為想要建設一個名傳千古的水利設施,花費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
當年鄭國修建鄭國渠,耗費了整個大秦的國力,讓大秦近10年難以發動軍事戰爭,韓國的國運多延長了幾年時間!而鄭國渠能灌既的面積也只有400萬畝。
而現在他們要增加的是200萬畝,相當於半個鄭國渠,甚至漁陽的地利還不如關中好,而當年的鄭國渠當初大秦發動了幾十萬民夫來修建,而他們漁陽顯然是沒有這個力量的。
盧敏想了想說道:“按照我們在遼東的經驗,開荒加上修建水渠一般一畝的花費是1000錢,但要是修建水泥水渠的話這個花費要翻一番,而要是田地距離河道比較遠的話,需要修建高架水渠運輸水源,這又要翻一番,而漁陽郡不比關外的遼東平原,地勢起伏比較多,即便我們把新開墾的田地都安置在水源附近,只怕這開荒的費用都要超過50億錢!而以此時漁陽郡的財政收入來看,加上未來成長的空間,還有水利設施建設帶來的稅收增長,我們要完成執政每戶百畝田地的政策需要56年的時間來完成!”
平谷縣令姜旭搖頭道:“執政把漁陽當做試點,肯定想要快點看到結果,56年時間才能完成,這要在整個大乾推廣又要多久?要知道當初我們大乾攻佔整個幷州也沒有要5年時間,真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完全,我們這不但無功還有過錯!”
其他縣令也同時點頭表示認可,要知道他們大乾和大漢和胡人戰鬥,不過十幾年時間就把整個大漠和半個大漢佔據了,現在一個試點居然要56年時間,有這個時間,只怕天下都被他們大乾一統了,這根本不能算是完成了執政交代的任務!
鮮于平沉著道:“我覺得大家都相錯了方向了,要像馬邑那樣高標準的水澆地自然花費巨大了,根本不是我們漁陽可以承受的住的,而且這樣高標準的水利設施,保養也是一個大問題,只怕現在漁陽大部分的部眾都不懂如何保養這些水利設施,即便我們修建好這些水利設施,大家也用不了多久。
但真要只是分田地的話,卻不需要太多的花費,我們只要把荒地劃分給部眾就可以了,他們自己會開墾的,我們只要後續緩慢的建設水渠就可以了。”
“我們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民智不開,教導百姓先進的農業技術,還有給他們先進的農具,加速百姓開荒的進度,幫助他們解決開荒當中遇到的問題,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作為幽州人,鮮于平的整個人生都是在幽州渡過,他非常清楚,幽州的弊端在大漢的時期是門閥士族阻礙百姓發展,而現在就是百姓頑固的頭腦,阻礙了他們接受先進的技術,而大乾的官員也不足教導整個幽州幾百萬百姓!
幽州地廣人稀,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半耕半牧!很大一部分民眾的耕作方式也是刀耕火種,要開荒的時候會放火燒草,將土地裡的雜草燒燬,而後再灑下種子就可以了,後面他們學會了撒化肥,但出來土地肥沃了一些,不用再休耕了,但種粗放的耕作模式,卻沒有多大的改變,或者說這種改變還太少了,
現在大乾每年錄取3000名官員,而幽州每年能分到了還不到300人,這些簡單培訓官員大部分還要留在郡縣當中充當小吏,真正能到地方上成為村長的官員只怕不到上百人,而整個幽州只怕有上萬的村莊,這點官員根本不足以影響到整個幽州。
所以現在的幽州可謂是先進和落後並存,既有先進的和現代相差無幾的耕作技術,又幾千年前先民刀耕火種的技術。
所以鮮于平認為在這樣情況下,與其開荒,還不如想辦法讓更多漁陽郡的百姓接觸到先進的耕作技術,這樣更加可以讓他們快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