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以前就住在山村之中,現在搬過來了,也喜歡住在這種地方。
民風頗為淳樸。
雖然喜歡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是誰家有個災有個難的,這些人毫不含糊。
麻衣老儒生踏進了山村,不遠處有一些孩子在村間的小路上嬉戲。
看到麻衣老儒生後,這些孩子放緩了腳步,打量起了眼前的老儒生。
膽子大點的孩子更是走上前,站在麻衣老儒生的面前,稚嫩的童音問道,“你是誰?”
“我……”
麻衣老儒生和藹的笑道,“我是路過的。”
“你又準備去哪裡呢?”
孩子問道。
“不知道,漫無目的,走到哪兒算哪兒。”老儒生說道。
“真是個怪人,怎麼能沒有方向呢?”
孩子搖了搖頭。
“別亂說!”
孩子家裡的大人走了出來,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後腦勺,然後歉意的看向了麻衣老儒生,“老人家,去我屋裡喝點水吧。”
“勞煩了!”
老儒生拱了拱手,隨同大人進了屋。
裡面雖然簡陋,但是被打掃的乾乾淨淨。
“四郡之地,女帝周瑤不是說興教育,大建學堂嗎?為何村裡如此多的適齡孩童卻不上學?”麻衣老儒生問道。
“嗨,興建學堂也得有先生啊!我們這小山村哪個先生會來?而且小山村裡的孩童太少,在這裡興建學堂不划算。”
“想要讓孩子進學堂的話,得送到十五公里外的鎮子上去。”
“路途太遠了!”
農戶為難道。
對於強者來說,十數公里不過是一念之間。
哪怕陸九章現在施展神通,瞬息也達到了數百里之外。
可對於農戶來說,十五公里外卻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
學堂那邊又不管住宿,孩子每天接送都是問題。
“這件事兒就交給我吧,我年輕時曾在書院裡讀過幾年書,倒是還能識點字。”麻衣老儒生說道,“正好我也沒地方去,就在此地待一段時間吧。”
“那真是太好了。”
農戶立刻激動了起來,“老先生在這裡稍坐片刻,我現在就去通知村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