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為根基,接著便是興教化。
以二師兄為首,在四郡之地建立學堂,教這些孩子詩書禮儀。
但是陸九章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在教授詩書禮儀的同時,再傳授術算以及地理。
此舉自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在他們看來,術算為旁門左道,出現在學堂之中,實屬亂來。
但是陸九章請出了大師兄吳仁狄出面,告知眾人,讀書不僅是為了中舉為官,更重要的是為了經世。
經世以致用,造福於天下。
而且在學堂分制度,六歲孩童入學之後,先學四年,等到十歲的時候才能參加科舉。
十歲之後,學堂再增加新的知識點,有帶兵打仗,治國的學問。
術算方面,也進入了高深課程。
有吳仁狄出面,事情就好解決了。
這位可是儒道半聖,連許師都未曾達到的境界。
儒道半聖說有用,那當然會引得不少人去學。
與此同時,吳仁狄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從本地郡城的書院以及其他郡城的書院之中,招來了數千位儒生。
陸九章打算讓這數千位儒生擔任各地學堂的夫子。
同時,陸九章親自出手,教授這些夫子術算。
至於二師兄則是負責詩書禮儀這方面。
女帝周瑤做的第三件事,便是以工代賑,解決流民的問題。
這個想法最早是二師兄提出來的,但是具體的實施辦法卻是陸九章說出的。
一連續下來,近一個月時間,就初見成效。
四郡之地迅速的發展了起來,水洲郡雖然沒有戰亂之前繁華,但是也漸漸恢復了生氣。
在水洲郡的城牆之上,立著三座雕塑,分別是儒道半聖吳仁狄、鐵血營陸九章以及女帝周瑤。
凡進此城者,皆需要對這三座雕塑鞠躬,這成了眾人不約而同形成的規矩。
……
鐵血營大營駐紮在城外。
這一日,終於迎來了一位客人——彭開元,以及他手下數千位斬妖司的武者。
“爹!”
看到彭開元那一刻,彭強率先迎了上去。
“不錯,有很大的進步。”
彭開元誇讚起了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