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便捨棄了先太子,選了新帝陛下。”
“一是因為先太子已經弱冠,他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主觀思想,已經很難改變了。”
“二是因為陛下您當時的模樣,看來的確讓人憐惜。”
“故此,我向先帝言明,最終成為您的授業恩師。”
“時逢九月,序屬三秋,先帝以為我不願進入朝堂為他分憂,雖以禮代之,言語中卻有些疏遠。”
“吾不以為然,踏入官場如何,不踏入官場又如何?”
“直到後來,您成為了新帝,一切恍若夢幻!”
大儒許師緩緩說道。
新帝能在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最終登基,這是大儒許師沒想到的。
他甚至幫助很少!
因為,他也沒什麼好幫助的。
在朝中他沒有什麼勢力,在皇室長老團中,關於新帝的人選,他也很難左右那些強者。
這是許師與新帝二十來年的過往,看起來時間很長,但實際上寥寥幾筆就能帶過。
許師教書育人,但是新帝卻從育人的道理中,總結出了其他的東西,甚至不知從何處學到了權勢,學到了帝謀。
這種東西,許師從未教過,更從未說過。
只能說有些人天生便適合當帝王吧。
“許師,我看重您的,便正是這點了。”新帝緩緩說道,“朝堂弊病已久,百官勢力犬牙交錯,看似分明,實則分成了諸多派系。”
“我能用的人很少啊!所以在當時,即便是知道老師您拒絕,我也讓你去監察院任院長一職,原因無他,我只想要個能幫我辦事的人。”
“也只有您,希望我越來越好。那些百官,只想從我身上獲得利益。”
新帝也有自己的難處。
到了她這個位子,一舉一動都在萬眾矚目之下。
“那您和陸九章,又是如何熟識的呢?”
新帝繼續問道。
“去年,我前往安西府省親。途中便聽到了幾句話,一句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另一句便是——我輩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那時,我便知道此人是讀書的料子,想去見見他。”
“不曾想,在安西書院中,就見到了此人的身影。他的理念和我有很大的不同,許多人都認為他是錯的,哪怕我也是如此認為的。”
許師笑道。
新帝不解,“既然是錯的,為何還要收他為學生呢?”
“不,看起來他是錯的,我是對的。實則我是錯的,他是對的。”許師解釋道。
新帝搖了搖頭,“我更不懂了!”
許師言,“我入紅塵中游歷,墜入紅塵之中,沾染七情六慾,已被紅塵浸染。他身處紅塵之中,卻一直堅持自己的理念,毫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