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內容很重要,希望選手們注意了!”
李銳帶著眾人來到第一個專案邊上。
“看到圓木沒有,很簡單,站在上頭,堅持的越久,越好!”
直播間裡,觀眾看到的是工作人員的演示影片。
看著是一整根巨大圓木,其實,分為三段,每一段距離很平均,都是一米長。
屆時,三隊的三位選手都將站在上頭,互相不能攻擊以及做出影響對手的舉動。
按照先後掉落的順序,獲得1,2,3點分數。
“這裡考驗的不僅是平衡,還有耐力,”寧放看著圓木小聲地說道:“這麼熱的天,對手就在身邊,不簡單。”
其他隊伍也是一樣,各自都在悄聲討論著策略。
跟隨著李銳的腳步,眾人來到了第二項,三條被隔開的跑道。
“這裡可不是給你們比賽跑步用的,畢竟十五米的距離,有些短了。
在這條跑道的某一處,藏著一個箱子,選手需要徒手找到箱子,到了盡頭之後,將箱子裡頭的拼圖正確拼好之後,按照完成的時間順序得到相應的分數。”
接著來到第三項,帶著欄杆的水池。
“這裡比較簡單了,人下去,呆在欄杆下,水會慢慢升高,最終淹沒欄杆,比的就是選手的肺活量以及如何處理呼吸的技巧。”
來到第四個專案前,吳晶發問了。
“主持人,我們只有四個人。”
“我知道,”李銳點點頭:“吳晶老師提起,我提前把人員規則告訴大家。
我們一共是七個比賽專案,A組六個人,每個單項不允許重複,
B組4人,有兩人需要重複,C組五人,一人重複,
而最後一個專案需要所有隊員參加。”
“可是,這樣,對於我們人少的不是太不公平麼?”有人說道。
李銳笑了笑:“規則是這樣,哪有絕對的公平呢!”
“晶哥,你笑啥?”小茹小聲問道。
“其實,也不是那麼不公平!”吳晶分析道:“你看啊,A組人多沒錯,但這幾個專案,比的都不一樣,A組最強的是誰?
肯定是寧放,但是,他只能參加一樣。
換句話說,比他比不過,那其他人呢?
讓小蘇出戰兩次,我或者小彭再多出戰一次,誰的勝率高?”
他們的分析傳到了直播間裡,許多抱著同樣想法的觀眾紛紛點頭。
好像是誒,雖然人數上B組不佔優,但只要戰術安排妥當,選手自己不掉鏈子,孰優孰劣,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