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浦低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不同於範質為權勢所迷,也不同於王溥心思複雜。
這位三號宰相是實打實的忠臣,不但在陳橋兵變中組織反抗,即便臨終前都在唸著後周世宗郭榮的名字,自責沒能保住大周的江山。
所以不管現在羅幼度如何得勢,魏仁浦心中考慮的都是大周。
只是便如當初他阻擋不了趙匡胤一樣,現在又怎麼阻擋羅幼度掌控大周之權柄?
殿前司是郭榮一手創立的,是護衛皇城的核心力量。
但因趙匡胤的謀反,除了跟隨羅幼度征戰燕地的慕容延釗所部之外,十之八九都涉案其中。
位於軍營裡的兩萬餘殿前司兵卒儘管是受到了矇騙,並非真心造反,但無法改變他們參與造反的事實。
可以免罪,但繼續讓他們擔任皇宮守衛,負責護衛皇宮,顯然失當。
殿前司必須經過重整,而且護衛皇宮的重擔也不可能重新交給他們。
大周禁軍三司,除了殿前司就剩下御營司跟侍衛親軍司了。
侍衛親軍司分馬軍司與步軍司,步軍司負責大周外城護衛,馬軍司負責京畿周邊,也是責任重大。
再讓侍衛親軍司接管皇宮護衛,哪有這個道理。
何況韓通又何德何能掌如此權勢?
能夠接替殿前司護衛皇宮重擔的唯有羅幼度執掌的御營司。
一旦讓羅幼度執掌大周皇宮,那可比趙匡胤更要可怕。
逼降蜀地,淮南之戰軍功謀功第一,收復燕幽故地,掃平趙匡胤叛亂,種種功績加起來遠遠超過了歷史上黃袍加身時期的趙匡胤。
唯獨不同的是缺乏趙匡胤那趙家父子兩代人在軍中累積下來的人脈。
但是此次平復趙匡胤叛亂,羅幼度大方地饒恕了與趙家親近的人,必然得到他們的支援。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力量來阻止限制羅幼度的崛起了。
魏仁浦看著笑盈盈與自己商議的羅幼度,就是一陣頭皮發麻。
對方就是要讓自己來開這個口,偏偏自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道:“殿前司需要重整,皇宮護衛之責,唯有讓御營司頂上。”
這護衛皇宮的權力給了御營司,想要收回幾乎不可能了。
羅幼度道:“也只好如此了!”
“還有殿前司需要一人主事,我派人去請了張駙馬,駙馬直接拒絕了邀請,說他賦閒之人,不參於國事。石守信脾氣太燥,當個二把手殿前都指揮使還行,都點檢的話,差點意思。韓令坤如何?他的功勳威望都足,收復燕地,立功不小,完全能夠勝任此職位。”
魏仁浦硬著頭皮道:“馬帥確實合適,可他調離了,侍衛親軍司馬軍都指揮使的位子誰來接任?”
羅幼度道:“這個我想好了,高懷德。此人勇冠三軍,桑乾河之戰,最先擊破敵人右翼,功勳卓著,可當馬帥一職。”
魏仁浦心中抗拒,如果他同意了。那就意味著御營司、殿前司,再加上一個侍衛親軍司的馬軍司都在羅幼度的掌控之下,那大周真就是他一人說的算了。
可是除非張永德出山,誰又能接管殿前都點檢一職位?
而且羅幼度也說明了,第一選擇是張永德,只是人家不願意幹。
還有一人可以接任慕容延釗。
然慕容延釗是趙匡胤一起長大的朋友,魏仁浦覺得自己敢提議讓慕容延釗擔任這個殿前都檢點,面前這個青年就有膽子將自己打上趙匡胤餘孽的標籤,讓三法司將自己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