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忽然笑盈盈地詢問,顯然是想起了羅幼度驅逐蜀國使者的那番對話了。
那一句“我羅幼度眼中只有大周天子,沒有什麼大蜀皇帝”讓他牢記在心。
鍾謨、李德明顯然也聽過這個典故。
畢竟羅幼度如何逼降蜀國的事蹟,早已傳揚天下。
鍾謨深拜道:“寡君所轄不過江南一隅,不敢與大國之君相較,願尊陛下為兄,以陛下為主,只求陛下為兩國百姓,停止兵戈。”
郭榮和顏悅色地問道:“朕聽聞你主李璟自稱唐室後裔?”
李德明正容道:“寡君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五世孫……”
郭榮但聽此言,霍然大怒:“既然是唐室後裔,理當知曉禮義,太祖以來,到朕即位,六年有餘。你國與朕只隔一水,卻未嘗遣一使修好。反而不遠千里,漂洋過海與契丹勾結。舍華事夷,禮義何在?你二人來此,想要說朕罷兵,當朕愚鈍,以三寸之舌,言語可欺?”
“回去告訴你主,讓他親自來見朕。”
“當面告罪,朕便放他一馬。”
“否則……朕聞金陵富庶,人間天堂,倒是想去看一看,金陵府庫,夠不夠朕犒賞三軍。”
“那時,你國君臣,莫要後悔!”
郭榮言罷,直接甩袖而走,根本就不給鍾謨、李德明開口的機會。
能言善辯?
話都不給你說,讓你回去跟李璟辯去吧。
郭榮強硬的態度讓鍾謨、李德明面如死灰,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了周營,返回了南唐。
李璟聽得鍾謨、李德明的彙報,亦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但毫無疑問,郭榮的態度也堅定了李璟硬磕到底的決心。
李璟再次向淮南增兵,這一次他直接派上了齊王李景達作為諸道兵馬元帥,但不可避免的以陳覺為監軍使,邊鎬為應援都軍使。
同時還派鴻臚卿潘承祐去泉州、建州這些窮山惡水的地方招募驍勇,以舉國之力抵禦大周入侵。
面對李璟如此安排,中書舍人韓熙載提出了不同的建議。
“信莫信於親王,重莫重於元帥,何必權以監軍?”
這李景達身為親王理當是最值得信任的,又身兼元帥職位,權力居然比不上監軍。
韓熙載直接點出了這任命最大的不妥之處。
李璟自然沒有聽韓熙載的,相比自己的弟弟,他反而是覺得陳覺更加值得信任。
韓熙載自此心灰意冷,不再李璟朝多發一言一語。
李璟再度安排兵馬入淮救援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廬州羅幼度、滁州趙匡胤的耳中。
身在滁州軍營枕戈待旦的趙匡胤,興奮地咧著嘴,黝黑的肌膚露著亮閃閃的好牙。
廬州羅幼度也是一臉的興奮,倒不是興奮唐兵來了,而是再算他一共賺了多少錢。
淮鹽在淮南氾濫成災,而中原河東鹽一家獨大,鹽價居高不下。
短短十餘日,羅幼度居然不費一個銅子,收了八萬斛的淮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