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好了馬車,就到了第三天,明天就要辦酒席了。
方誌文,方誌武和方誌剛他們趕著兩輛車去了縣裡,隨同一起去的還有劉大壯和劉二壯,他們一起去縣裡面採買明天要用的食材。
其餘人在家裡搭鍋灶,收拾院子,明天要在自家院子裡擺酒席。
昨天他們修整馬車的時候,佳音三個女孩子一起去縣裡布莊,給劉玉兒買了一套現成的嫁衣。
其實這邊的嫁衣都是訂婚以後開始縫製,用一兩年的時間把嫁衣縫製完成,然後成婚的時候穿。
只是訂婚之後,劉玉兒就跟他們出去遊歷了,根本沒有時間縫嫁衣。
再一個,他們要回方家村那邊辦婚禮,那邊的嫁衣和這邊的嫁衣也不一樣,所以就準備買現成的。
這邊的嫁衣並不是紅色的,而是黑色帶五彩繡花。
這邊結婚時候用的頭飾也是五彩繡花的黑布,把頭髮整個包起來,包成圓滾滾的一圈,一開始佳音他們看著很怪異,但仔細一看又很精緻,覺得也挺好看的。
佳音和楊慧雲也忍不住各買了一套,這裡未婚女子穿的繡花禮服。
一般都是參加什麼節日,或者是比較隆重的場合才會穿,跟嫁衣有些相似,只不過圖案沒有那麼喜慶和繁複而已。
她們準備明天辦酒席的時候穿,昨天到今天,三個人都在家裡面改衣服。
沒錯,就是改衣服,畢竟是買的現成的,尺寸肯定不是那麼剛好。
雖然已經儘量挑著比較合身的買了,但有些地方還是要修改一下。
劉玉兒還好,畢竟是當地的女孩子,這些衣服都是按照當地人的身材縫製的,所以比較好買。
佳音和楊慧雲則是一個個子比較矮,一個比較瘦弱。
楊慧雲就是比較瘦弱,穿著買的衣服顯得空蕩蕩的。
佳音雖是在同齡人裡個子比較高的,但是她畢竟年紀小,能買到的都是成年女子的,所以兩個人的衣服都要修改一些。
還好她們都是比較心靈手巧的,劉玉兒告訴她們怎麼改,兩個人很快就上手了。
就在院子裡頭,趁著光線好,昨天一下午今天一上午總算把衣服改好了。
改完以後,三個人就開始幫忙收拾屋子,院子有方誌遠他們收拾,屋子就交給她們了。
明天劉二嬸孃家的親戚會過來,雖然可能會在二叔家呆的時間長一些,不過吃酒席的時候還是會來這邊屋裡面坐一坐,要把邊邊角角的收拾乾淨。
明天沒請幾家人,但是每家的人都不少,粗算了算也有大幾十號人,最少要五桌。
明天一早就要去來吃酒席的各家借桌子,沒有請的人家不好去,人家吃飯也要用,只有過來吃酒席的家裡桌子是空閒的。
當然也就是去說一聲,大多都是一家人過來的時候,直接把桌椅板凳就順便捎過來了。
這是村子裡慣有的請客方法,大多都是帶著自家的桌椅板凳和碗盤吃酒,等吃完了以後再捎回去。
畢竟誰家也不會備著幾張桌子和一堆碗盤。
一共也就三間屋子,三個人一人一間,沒一會兒就收拾好了。
別的地方平常也都有收拾並不髒,就是一些邊邊角角的灑掃一下就行了。
收拾完屋子,三個人一時有些沒事做,就把外面也收拾完院子的方誌遠三人叫進來,商量要不要從儲物袋裡往外拿些水果點心什麼的。
方誌強想了想,“那要不拿些咱們在四季山谷摘的那些水果,可以拿些不是很稀奇的,平常到季節的時候在縣城也能買到,只是這個季節比較不好買而已,咱們就說在城裡買回來的。”
肯定不能說從海南郡帶回來的,畢竟路上一個多月的路程,不可能還這麼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