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老三就是原來的鷹王,一直鎮守在鷹王嶺,因為此,鷹老大鷹老二才會有時間天天在廟裡頭蹲著。
如此一來,只有它們倆最閒,事就落在它們頭上了。
佳音把具體的位置和路線告訴它們,之後又寫了一封書信,放在了鷹老大的儲物袋裡,再把之前給許紅的那個儲物袋掛在鷹老二身上。
沒辦法,凡人只能用這種儲物袋,這樣可以方便天尊觀那邊的人幫忙往裡裝。
她把事情都已經在信裡寫好了,相信啟真應該會安排人幫忙弄好。
這不是什麼大事,只要在天尊觀山腳下的幾個村子晃一圈,就能收到不少。
並且囑咐它們回來的時候,就直接去郡城的酒樓,把東西交給許紅再回來。
之所以讓鷹老大和鷹老二一起去,就是讓它們去認認路,之後一隻鷹過去就行了。
鷹老二幹別的可能不太行,跑跑腿還是沒問題的。
想到這裡佳音忍不住又瞄了鷹老二一眼,讓鷹老二有些納悶兒的歪了歪鳥頭,不知道佳音那意味深長的眼光是怎麼回事。
佳音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讓它們走了。
之前剛剛見過小黃,看到鷹老二,難免就會想起當初劉老爺給自家犬子求媳婦的事。
現在想想,除了自己當時還小,沒有閱歷不太懂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被這個傢伙給誤導了。
當時是這傢伙跑回來跟她說,劉老爺要給家裡面的狗求個媳婦兒,然後她把神識探過去,又正好聽到劉老爺在那裡說什麼給小犬找個媳婦,可不就誤會了嗎?
算了,這種丟人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他們兩個都有問題。
日子恢復往日平靜之後,方家後生中幾個明年要參加府試的,都跑去縣城的書院讀書了。
之後的學問趙秀才就沒法教他們了,畢竟他也才剛考到秀才而已。
雖然方誌遠他們明年參加府試也是考秀才,但還是縣裡面的舉人教比較好些,很多知識可以提前學,考完秀才也可直接在人家門下再學一年,來年參加鄉試。
若是成績好,大後年就可以去京城參加會試殿試了。
之後的日子很快,還有十天過年的時候,李氏生了下了方有為的次子,這小子生下來就六斤八兩,白白胖胖的很是招人喜歡。
洗三也辦的很隆重,甚至有許多客人從郡城遠道而來。
因為現在方有為已經被調到了郡城那邊,現在在郡守手底下辦差。
華陽縣這邊則是交給了方有鳴,當初他跟著方有為一起去的縣城,一直是方有為的副手,方有為升遷到郡城那邊,這邊這攤子就直接交給了他。
現任華陽縣令當然沒有異議,畢竟那邊郡守都點頭了。
新來的華陽縣令本來就是邵郡守的人,萬事都以郡守馬首是瞻,知道郡守很看重方有為和方家村,所以跟方家村人的關係非常好。
上任之前就先來拜訪過方家村,甚至給龍神廟捐了不少香火錢。
洗完三以後第二天就是小年,還有七天就是春節了,大家又開始忙活了起來。
因為這邊的小年是二十四,方家村的人也逐漸被這邊的風俗通化,改成了這天過小年。
大家開始忙著置辦年貨,蔬菜一類的,村裡面自己就種了不少不用去買。
去縣裡主要是買一些紅紙乾果和豬肉。
開始大家也提過要不要在外面圍起一塊地方,專門養豬,這樣吃肉方便還能省不少錢。
後來發現村裡面的人,尤其是壯勞力,出去當差的當差,做生意的做生意,還真沒有在村裡留下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