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邊就沒必要非得一起活動了,人多逛起來也麻煩,還不如分開行動,這樣想去哪逛去哪逛。
再說佳音他們之前來郡城的時候也不少,都已經很熟悉了,也懶得去逛。
佳音幾人沒事做,就在家裡面往外掏之前買的那些海產和一些別的地方特有的食材。
準備整理出來給許紅留下。
之所以沒在酒樓那邊往外拿,當然是因為不能暴露儲物袋的存在。
畢竟那邊人多口雜,萬一被別人看到就不好了。
把他們之前摘的那些水果也分出來一份,等分好之後就直接單放在一個小儲物袋裡,到時候直接給許紅就行。
剩下的那些準備拿回方家村,給各家各戶分分。
玻璃器具還有鐘錶也給許紅和方有福他們留下一份,反正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在郡城這邊,直接給他們放在這邊就好。
那個鐘錶佳音覺得放在酒樓裡面更好,到時候都可以看時間,方便的很。
還有那些玻璃杯,可以用來盛酒,酒水用這玻璃杯,估計還可以提高價格。
還有帶玻璃罩都油燈也是,酒樓吃晚飯的時候都是點的蠟燭,畢竟油燈的光線太暗,大堂又太大,若點的太多煙熏火燎的,客人們也難受。
可那蠟燭造價也高,每天晚上都要點十幾根,有了這個就好多了,這東西的亮度不遜於蠟燭,還可以懸掛在房樑上。
都說高燈下亮,燈盞擺的高,下面的亮度更大些。
說實在的,要不是怕遭賊,佳音都想給他們留一個小的夜明珠。
之前收取那個半月國皇室的寶庫的時候,可是收了好幾顆夜明珠呢。
大小都有,最少的一個只有大拇指的指甲蓋兒那麼大,但是亮度也相當於三四根蠟燭同時燃燒那麼亮了。
這一路上他們有找不到搭營的地方趕夜路的時候,佳音就會把那個小夜明珠拿出來,放在那個玻璃罩子裡,掛在車前照明用。
這樣不注意看的話還以為是馬燈裡面的燭光。
當然他們也做了一些處理,畢竟夜明珠本身發的是瑩瑩的白光或是帶一些黃綠色的光。
所以他們就買了些黃色的絲線,薄薄的纏了一層,這樣不仔細看的話就以為是黃色的火光。
亮度雖然稍微會降低一些,但在前面照路還是沒問題的。
許紅是晚上酉時回來的,酒樓基本上都是這個時辰打烊。
佳音他們下午休息了,所以還不困,坐在堂屋裡聊天。
許紅是和方友會一起回來的。
方有會在郡城開了一間不大的木匠鋪子,平常就幫人打一些傢俱。
雖沒有酒樓賺錢,維持生活還是沒問題的。
每天他木匠鋪子關完門都會去接媳婦兒一起回來。
方有會看見他們也很高興,挨個拍了拍方家兄弟肩膀,又跟劉大壯聊了聊才去洗漱。
佳音拉著許紅開始顯擺他們下午拿出來的東西。
“嬸嬸你看,這些都是我們在海南郡的碼頭買的,這都是從很遠很遠的海那邊的國家運來的。
聽說他們在海上要行幾個月的船才能到達,您看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