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要遠嫁以後不知道好見不見得到,肯定要回來看一看。
村長一家就來了村長兩口子和他大兒子、兒媳婦、大孫子,二兒子和二兒媳婦一家在縣裡面開鋪子沒有來。
畢竟關一天鋪子就耽誤很多銀錢,沒必要為了吃一個酒席耽誤生意。
今天是喜事,再加上方家幾兄弟在外面待人接物,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村長也會看場合,全程撿著好聽的說,一時間酒席的氣氛很是熱絡。
倒是村長家大兒媳看了幾眼外面的方誌文,小聲的和阿花打聽道:“二壯家的,那方家的志文可有婚配?”
阿花一聽就知道她是什麼意思,這村長家大兒媳孃家有個小妹妹,還沒有說人家。
不過阿花覺得她那小妹妹可配不上人家方誌文,方誌文一看就是方家兄弟幾個裡面讀書最好的。
說話最是文質彬彬不說,凡事都是由他出頭,說明大家都是以他為首。
這樣的人豈是一個村姑能配得上的?
倒不是說她小瞧村姑,而是這村長大兒媳家的小妹妹那還不如一個村姑呢,至少像芳芳這樣的村姑,人家能說會道又能幹。
她那小妹妹長得倒算是出挑,可那性子在村裡是有名的潑辣,更是懶得都快沒邊兒了。
聽說在家裡什麼都不幹,吃飯總是第一個上桌,吃完第一個下桌,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而且脾氣還不好,跟自己的小侄子們搶吃的不說,還經常打罵那些小侄子小侄女,惹的家裡面哥哥嫂子都不待見。
也就是她爹孃寵著,只要她爹孃的一沒,第一個就會被趕出來。
這樣的人別說配方誌文了,配她家大貴,她都不要,就是倒貼再多的嫁妝,這樣的媳婦兒娶回來那也是個糟心的。
所以她直接道:“聽說家裡面已經有看好的姑娘了,只等著回去就要成親了。”
說著還朝佳音使了個眼色,怕她拆臺。
佳音了這話,看了劉二嬸一眼又看了一眼那村長家大兒媳。
看她一臉精明相,眉間窄,顴骨高眼珠子亂轉,就知道這人有些奸滑。
想來要介紹給志文哥哥的也不是什麼好女子,所以劉二嬸才直接給回絕了。
她也不插話,就在旁邊靜靜的聽著。
就聽村長家大兒媳接著說道:“那另外幾個呢?方家幾個後生都是不錯的。”
劉二嬸也不好都給回絕,畢竟她又不是人家長輩,說都有物件的話,萬一一會兒方家兄弟說漏嘴,弄得不太好,畢竟她們家還要在村裡面生活。
於是她眼睛看向佳音,佳音立馬心領神會的說道:“嫂子問我就好,劉二嬸畢竟和我幾個哥哥不太熟,我幾個哥哥現在算是都有婚配物件了。”
說著拉了旁邊的楊慧雲喜盈盈的道:“這是我志強哥哥的未婚妻子,再加上玉兒姐姐,這次回去以後正好準備一起辦婚禮。”
村長家大兒媳一聽,有些訕訕的打住了這個話頭。
她倒不覺得佳音是騙她的,畢竟小姑娘又不知道她要說的女子是誰。
剛剛阿花拒絕的時候,她還有些想法,阿花畢竟是一個村子的,可能知道她的心思,對方小姑娘可不知道,所以佳音的話更可信些。
大家熱熱鬧鬧的吃了中午飯,幫著收拾了院子,直接把自家的桌椅板凳拎了回去。
劉家一下子安靜了不少,阿花娘家人沒離開,還在屋子裡聊著天。他們的準備等到晚上阿花大侄子過來吃完晚飯再一起回去。
阿花的想法是讓他們住一晚上明天再走,往那邊去的路不好走,晚上回去她不太放心。
不過她孃家人知道他們人太多,劉二壯那根本住不開,就堅持要回家去,最後是方誌武自告奮勇說晚上駕車送他們,這才說定下來。
酉時,在縣城鐵匠鋪做學徒的大侄子張家興過來了。
張家興個子雖然不太高,在當地只能算是中等,比方家兄弟矮了半頭不止,但很是結實,可能是在鐵匠鋪的原因,上身鼓鼓囊囊的全是疙瘩肉。
應是常年對著火爐,臉也有些黑,五官倒是周正,而且眼神也靈光,不像是那種木訥的人。
佳音看的點點頭,覺著與那個芳芳倒是挺般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