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佳音對道法的理解,對他們也很有助益,如今聽佳音說這是一個散修道人感悟出來的,也都很好奇。
佳音被這麼多雙眼睛看著,有些不好意思的清了清喉嚨,才對他們道:“是我們在松原郡半山城認識的一位道長。
當地人稱風道人,風道長在半山崖上的山洞裡一人自行修行,這都是他自己感悟出來的。”
天尊觀眾人都一臉欽佩,尤其是啟真的兩個徒弟玄雲和玄策。
“此人想必身俱慧根,竟然能自行參悟到道法自然,想我等雖然有傳下的正統道法。
但能參悟出來的一個也沒有,這就是有無慧根的區別吧?”玄策有些沮喪的道。
佳音搖搖頭道:“修行一道,慧根是一方面,主要還是有毅力有恆心,一心向道。
那風道人每天在半山崖上,自己獨自一人打坐參悟,一坐就是一天。
日日如此風雨無阻,日久天長再加上心無雜念,所以才會成功。”
佳音還跟他們說了風道人經常替人消災解厄,得到不少人的信奉,有了這些信仰之力對風道人的修行也有所幫助。
天尊觀眾人贊同的點頭,啟真道:“我天尊觀也是如此,只在山中一心修行,有時並沒有太多進益,還是要入世修心才行。
都說咱們修道之人是出世之人,可不入世如何出世?
不經紅塵歷練,許多都是紙上得來,所以我天尊觀弟子,只要稍有所成,就會下山去替人消災解厄作為歷練。
修行是一回事,不能閉門造車,還是要見過世面,見識一下大千世界,體會過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方能更好的練心。
天尊觀弟子可以成家,並不是像和尚一樣需要了斷紅塵,出家避世。
我們逢亂必出,也會為國為民,所以才有上一代國師的出現。
只是大多數家人都住在山下的城池內,不願去天尊觀過與世隔絕的日子。”
佳音眨了眨眼,剛剛她還在疑惑,既然可以成家,為什麼天尊觀裡沒有一個女人孩子?
原來是人家都不願意去天尊觀定居。
也是,現在天下太平,好好的誰會想要避世而居。
天尊觀裡面雖說吃喝不愁,可確實算是與世隔絕,跟外面像是兩個世界一樣。
在繁華之地生活慣了的人,確實會受不了。
而且剛剛佳音也看出來,天尊觀主的這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叫玄策的跟觀主長得有些相像。
一看就是有血緣關係的,想來是他的親生兒子吧。
啟真見佳音看看他,又看看玄策,那毫無遮掩的樣子,一看就知道她想歪了。
輕笑一聲道:“這是貧道的弟子,同時也是在俗世兄長的兒子,也就是貧道的侄兒。”
被看穿心思的佳音臉有些發紅,沒想到自己還猜錯了,人家是叔侄關係,長得當然相像。
啟真又道:“天尊觀雖然不反對觀內弟子成家,但也有不少不想成家一心求道之人,成親與否全看自己並不強求。”
意思就是說,他就是那種一心求道的,並沒有成家。
佳音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轉移話題道:“我們一路遊歷而來,在路上遇到了不少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