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明吸了口煙,吐出一半,一半咽在肚中。
“行家呀!”高天鵬道:“看來你吸菸也有段時間了。”
劉文明答道:“不瞞高老師說,我高二時候就偷著抽菸了。那時候,每天要學習到晚上十二點鐘,煙這個東西提神,而且有助思考,要不然老師也不會吸菸的。我估計老師就是這樣誤入歧途的,我和老師一樣,也是這樣誤入歧途的。”
高天鵬聞言笑了,說道:“你挺會找理由的。”
兩個人坐在寫字桌兩邊吸菸,不一會兒,便把一根菸給吸完了。
高天鵬看著劉文明說道:“劉文明,說說,這麼晚了,你來找老師有什麼事?”
當然有事了,無事不登三寶殿嘛。
聽到高天鵬問自己來找他有什麼事,劉文明心裡琢磨到,我不能直接提出讓他到王婷家去的事,我先繞繞彎子,慢慢說,不要一下子把事情給說死了,被拒絕了,事情就完蛋了。
這樣想著。劉文明就也看著高天鵬說道:“高老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您。”
高天鵬點了點頭,說道:“什麼問題?你說,老師聽聽。”
“高老師,我們村你也去過,很窮,對吧?”
“對,是很窮,這個情況我瞭解。那年,咱們到你們村搞過社會實踐。”
“是呀!高老師,因為我們村子窮得原因,你很難過,當天晚上,你把我叫到一邊,給了我五百元錢。這事情,我一直都記著。”
高天鵬不悅地說道:“你老記著那事幹嘛?!以後不許再提了。”
“咋能不記著?!咋能不提呢?!”劉文明道:“受人滴水之恩,須將湧泉相報。”
“好像有點江湖的味道。”高天鵬道:“劉文明,我覺得,學生對老師最好的報答,就是努力學習,掌握真本領,為家鄉的脫貧致富貢獻才智;如果能這樣,老師就知足了,就感到特別欣慰。”
劉文明看著高天鵬,誠懇地說道:“所以,高老師,我這麼晚了來找你,就是想問問你,像我們家、我們家莊子上的其他人家,能不能富裕起來?怎樣才能富裕起來?希望老師教我。”
對劉文明提出來的問題,高天鵬已經思考過許多次了,而且有過深入的研究。經過思考和研究,高天鵬得出的結論是,沿山農村,特別是沿山縣靠山一帶的農村,要想實現脫貧致富,出路有三個,一是退耕還林還草,恢復生態植被,發展生態旅遊業;二是調整農產品種植結構,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三是依託豐富的農產品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比如白酒、葡萄酒釀造業,馬鈴薯加工業等。
為此,利用假期時間,高天鵬專門去了北京農業展覽館,參觀農業科技方面發展的最新成果,仔細檢視和了解了白酒、葡萄酒、馬鈴薯等生產裝置的功能,價格;特別是產自荷蘭的馬鈴薯生產線,讓高天鵬產生了濃厚興趣。
沿山具有馬鈴薯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沿山生產的馬鈴薯,個大皮薄,澱粉含量高,假若生產成馬鈴薯雪花粉、顆粒粉,在南方有著相當大的市場,對沿山農村農產品增值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然而,高天鵬畢竟只是一個高校老師,他想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但苦於沒有資金,聯絡不到有此志向的企業家,這幾乎成了高天鵬的一塊心病。
其實,如何讓沿山農村、特別是靠山一帶的農民脫貧致富,何嘗不是高天鵬夢寐以求的願望?!他整日裡思考的正是這些問題。
不過此時,對劉文明提出來的問題,高天鵬還有一絲疑慮。
劉文明是自己的學生,目前的任務就是完成學業,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他何以會在這個時候提出解決家庭窮困的問題?該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吧?
因為有了這絲疑慮,高天鵬就問劉文明道:“文明,你剛才提出來的關於你們家及莊子上的其他人家能不能致富的問題,老師可以肯定地回答你,致富是一定能夠的,但方法要得得當,路途也很遙遠。”
劉文明認真地聽著高天鵬說話。
“文明,就我的觀察,你們家雖然貧窮,但供濟你上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況且國家對大中專學生也有補助,學校裡有伙食補貼,有獎學金,你怎麼會如此突兀地提出解決家庭困難難這個問題?”
劉文明點了點頭,卻未回答高天鵬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