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佔龍和張菊花老兩口共生育了三個子女,老大是丫頭,名叫王婷,當年十八歲,剛剛高中畢業;老二、老三都是娃子。王佔龍的大兒子,名叫王軍,十四歲,在鄉中學上初二;王佔龍的小兒子,名叫王兵,十一歲,在村小學上五年級。
那時候,子女的戶口跟母親;所以,王佔龍的三個子女,都是農村戶口。
若是沒有過多照顧老同志的政策,王佔龍直接退休就行了,也就沒有後面要講的故事了;然而,當時沿山縣有個政策,就是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在退休的時候,可以相應地安排一個子女頂替招工。
根據這個政策,在王佔龍退休時,可以安排一名子女頂替招工。問題是王佔龍三個子女中,兩個兒子歲數小,不符合國家年滿十六歲才能招工的政策;符合國家招工政策的,恰恰是王佔龍排行老大的丫頭王婷。
這個情況,把精明瞭一輩子的王佔龍給難住了。
在農村,特別是在地處西北內陸地區的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王佔龍雖然當了一輩子的國家幹部,但他是在地處西北內陸地區當幹部;所以,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王佔龍也有,有時候還非常嚴重。
即將退休的王佔龍心想,就算是頂替招工,也得兒子來頂替招工嘛,畢竟兒子是自己的,要傳宗接代哩,能有個工作,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至於丫頭嘛,是自己親生的,這個不假,但將來長大了,畢竟是要嫁人嘛!等到將來丫頭子嫁人了,不就成別人家的人了嘛,要是把自己的工作,讓丫頭頂替招工了,不就等於把自己家的工作,讓給別人家的人了嘛。
丫子毛的!這個事情太虧!
因為要把自己家的工作讓給別人家的這個事情,王佔龍一想起來,就心疼的不行。
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著實把王佔龍給愁住了,愁得王佔龍整夜裡都睡不著覺。
王佔龍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在頂替招工這個問題上,不能鑽牛角尖,要兩害相權取其輕。
王佔龍覺得,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也不是不可以讓丫頭王婷頂替上班,雖說丫頭將來要嫁人哩,會成為別人家的人,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丫頭嘛!現在是新社會了,丫頭子就是嫁到誰家去,也還姓王嘛,不可能成為啥王氏嘛!
然而,讓王佔龍糾結的是,他的丫頭王婷,正和村上劉富貴家的二蛋,談著物件哩!
王佔龍心想,我一個漂漂亮亮的丫頭子,假如頂替了老子招工了,就是公家人了,就吃上公家飯了,就算是嫁人,成為別人家的人,也該是個好人家,咋能嫁給劉家的二蛋?!咋能成為他劉富貴家的人?!
丫子毛的!想到這個情況,王佔龍就是一肚子的氣。
和王佔龍同莊子上的劉富貴,年近五十了,名字雖然是叫了個富貴,但命裡一點也不富貴,家裡就三間破土房子,也沒幾件像樣的傢俱,窮得叮噹亂響,婆姨葛桂花還是個老哮喘,一天到晚,呼哧呼哧的,看著就讓人鬧心。
劉富貴兩口子生有一兒一女。
劉富貴家的老大,也是個丫頭,名叫劉文秀;老二是個娃子,就是和王婷談物件的劉文明,小名字叫個二蛋。
劉富貴的家庭,在劉家寨村來講,算是最貧窮的人家了。就這麼個家庭條件,安穩種地就行了,但人家劉富貴人窮志不短,盼子成龍心切,把他光宗耀祖的希望,寄託在了兒子劉文明的身上,一心一意、不惜一切代價地供濟著兒子劉文明上學讀書。
在村子裡,別人家的娃子讀個小學,最多是讀個初中,就回家務農了,幫著家裡掙錢了,劉富貴卻一直供濟著兒子劉文明,讀到了高中畢業,把一年到頭幸辛苦苦掙下的幾個嗑大豆的錢,就全讓兒子給花掉了。
因為這個原因,劉富貴家成了劉家寨村一社最貧困的人家。
關鍵是窮得叮噹亂響的劉富貴,還邋遢的很,一年到頭,穿得破破爛爛,從來也不洗刷一下。一個不到五十的人,滿臉的皺紋,頭髮都白了一大半,看上去倒就像七十歲的老漢一樣。
每當碰到劉富貴,王佔龍的心裡就非常彆扭。
王佔龍心想,我咋說也是個國家幹部,就算是做親家,也該是和差不多的人家做親家,讓我和劉富貴做親家,這不是羞辱我嘛!
更讓王佔龍感到彆扭的是,他的叔伯兄弟王佔雄,娶了劉富貴的丫頭劉文秀。
王佔龍心想,王佔雄雖然小我十來歲,但輩分和我是一輩的嘛,我把丫頭嫁給劉富貴的兒子,這個輩分上就亂了套了嘛!再說了,就他那個家庭,他那個家風,他那個家庭環境,丫頭子嫁過去了,咋可能和他們生活到一起?!
那麼,王佔龍為啥這麼介意劉富貴的家庭?劉富貴的家庭到底是個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