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的箭頭直指安西州,那裡是燕國西部最重要的大州,一州九郡,不但是燕國西邊的邊關重地,還是燕國與西方數國商貿往來必經之地。
不過根據李肆的記憶,安西州在過去這些年來一直為門閥望族崔氏所把持,據說崔氏蓄養私兵上萬,假借通商之便利,與西方數國牽扯不清,燕國能有今日滅國之恨,那安西崔氏功不可沒。
哦,好像他那個便宜的太子哥哥,其生母,不久前罹難的皇后就是崔氏女。
第二個箭頭直指晉城,也即晉州,這同樣是燕國大州之一,勉強算得上是能夠被老皇帝掌控的的區域了,但估計撐不住多久,晉城若被拿下,首先遭殃的就是他這個四皇子。
其實李肆很好奇,原身為什麼一定要往南跑,而不是就近躲進晉城?
他在記憶裡搜刮了好半天,才恍然大悟,哦,原來他這便宜生母出自燕國另外一個門閥望族,江南宋氏,這小子是想渡過大河找靠山去。
倒是不笨,若被他成功渡河,回到江南宋氏,那麼此時此刻沒準已經登基為帝了。
“幸好,幸好!”
李肆心中冷笑一聲,因為江南宋氏,與安西崔氏一樣,同樣是燕國被滅的大功臣啊。
不過燕國立國也才不到五十年,這些門閥世家根深蒂固,燕國兩代皇帝雖然也算勵精圖治,但仍舊手段不夠,在與這些門閥望族鬥爭中落了下風,以致有今日之滅國滅族之禍。
哦,忘了,他關隴李氏,五十年前也算天下間有數的門閥望族,當年與其他世家門閥合力,推翻了大乾帝國的末代皇帝,雖然得了皇位,但也因此埋下致命禍患,讓一眾門閥望族尾大不掉。
真是成葉門閥,敗葉門閥。
想到這裡,李肆反而更加堅定,不能渡河南下了。
此時他看向第三個箭頭,朝東而去,目標是東寧州,那同樣是燕國東部的一個大州,面積頗大,人口眾多,有十二郡,兩大門閥望族在此,一個是寧城王氏,一個是衛城張氏。
這都是龐然大物,乃是燕國有數的六大門閥望族,相對比較而言,盧子信背後的鹿城盧氏,只能算是小弟弟。
而類似鹿城盧氏這樣的小型門閥世家,燕國一共有十二個,所以從這點來說,燕國不滅,天理都不容啊。
“明白了,為什麼我獲得的王國氣運只有9點,初始民心只有8300點,癥結在此。”
“不過,那黑齒王如今居然選擇兵發三路,是他身邊真的有‘高人’指點呢,還真的是揣著糊塗裝聰明?亦或者黑齒一族的精兵真的那麼強大?”
李肆此時就很疑惑這一點。
畢竟若是明白燕國內部的局勢,就該明白,燕國老皇帝能控制的國力只能算七分之一,甚至還不到,勢力弱的都沒法讓其他皇子就藩。
所以攻下燕國王都不算什麼,滅了皇帝全族也不算什麼,並不能起到震懾作用,無法讓其他門閥望族立刻望風而逃。
這些門閥望族動輒存世千年,底蘊之雄厚,那不是說著玩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這個套路未必適用他們。
“也許黑齒一族的軍隊真的很強力吧。”
李肆思索著,畢竟他剛剛俘虜的那48名黑騎蠻兵,就全都是4級兵。
所以這就可以講一個笑話了,塞外異族都有足夠的王國氣運開啟4級兵,而堂堂大燕國,卻只有3級兵。
“就是不知道那些門閥世家蓄養的私兵是什麼級別?”
李肆覺得,事情的關鍵還要著落在此,可惜,他前身雖是皇子,但並不是特別聰明,平常不怎麼關注政事,生母宋貴妃又不怎麼受寵,往往要一年半載才會見一次便宜皇帝老爹,他所瞭解的東西太少了。
想到此處,李肆瞅了一眼盧子信,這糟老頭子是王府管事,但不是管家,而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官,有正五品,除了負責王府大小事務,還是前身的若干老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