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今天的會議主題,是戴斯島第二階段的開放。”
這句話已經在之前的每一次會議上說過很多遍,以至於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到沒什麼反應了。
他斜著眼睛掃視過圓桌上的每一個人,說道:
“之前來自大團長擬定的檔案,我已經發給了大家,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了。
咱們人不多,所以有什麼問題,現在可以直接說了。”
圓桌上除了克萊恩之外的其他人就像是商量好了,很快有人說出了相當詳細的問題和意見:
“我認為現在還不是開放島鏈的時候。
我們至少還需要完善反傾銷法案,帝國比島鏈提前進入工業化三十年時間,大多數產業已經很成熟了,現階段那些不允許直接販賣的產品一旦在第一島鏈上開放銷售,島鏈本土的相似型別產業立刻就要死絕,連根都要被燒的不剩了。”
這人看了一眼其他人:
“到時候產業不被大家控制,而被帝國本土的資本控制,想拉個投資都要低下頭做人,我認為這樣實在不好。”
克萊恩知道,這人的家族在島鏈進行了原始產業鏈投資,在第二產業傾注了整個家族的心血,幾乎孤注一擲,並透過自己所在位置的權力為那些產業大開綠燈。
所以,他這番話,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家族考慮罷了。
第二個人說道: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不對。
帝國本土資本不注入,不用那些已經成熟的運營機制帶著島鏈上的產業往前走,僅僅只依靠島鏈上的初級資本自己發育,要多久才能成長到帝國本土金融資本那樣的級別呢?
而且,我認為,島鏈的資本和帝國的資本,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如此“大義凜然”引來同事們的一陣嗤笑。
誰都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可他像是臉皮很厚,完全不在乎,連神態都沒有變化。
他訴說著自己的觀點,販賣著自己的觀點:
“無論是哪裡的資本,只要想讓它按照咱們的計劃來,都是很困難的——
就像是威廉·亞當斯集團,當初我們的融資部門惦著臉去求人家來投資第三產業,想把威廉·亞當斯集團那套成熟的第三產業運營維護機制在島鏈復刻一遍,可人家根本就不同意。
僅僅只能賺錢的第三產業,威廉·亞當斯集團這種級別的資本,根本就看不上。
而對於島鏈上孱弱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而言,類似於威廉·亞當斯集團這種形式的財團還有很多——或許財力和影響力比不上,但掌握的核心技術和細分領域是島鏈上的產業資本無論如何都追不上的。
而這些資本,他們要的是社會形成的基礎——高科技含量的第二產業,是能夠製造出航天飛船的高階輕重工業,是能夠顛覆人類社會交流的精密電子製造業,是能夠改變人類基礎社會構造的科技化民生行業。
他們要進入的,是社會的命脈。”
其他人沒有說話,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在某些情況下,說動這世上最強大的投機商進行最有價值、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是這世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
“當初威廉·亞當斯集團沒進得來第一島鏈,往後面的島鏈去了,這是我們的損失——大家現在也看見了,和本土企業相比,機械蜂巢基本上就僅僅是一個大中轉站而已,一個能打的產業資本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