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夢頓時就失望了。
「意思就是,這不過是內部報紙嘍!」
「不然呢?」
楊乾雙手一攤,拿出手機點開一個資料夾說道。
「堯舜禹到西周人口在1000萬左右,社會經濟較落後,貴族和極少數平民識字,識字率不超過4%(男性,以下同);但文化水平在國都和主要貿易城市還是比較高的。」
「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持續將近1000年。前期是百家爭鳴,社會動盪但以士大夫為主體的知識分子文化水
平相當高,總體識字率估計不超過8%。」
「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隋唐時期,雖然進入中央集權社會,依然是士族社會,到了隋唐時期平民階層地位上升,而且科舉初創,讀書人的比例比南北朝時期藥膏是肯定的。」
「兩宋時期。是文明創立以來,文化最昌盛,識字率最高的時代,偏於一隅,統治區內基本都是文化底蘊較深地區,趙宋王朝對商業的重視程度超越漢唐,識字率據估計不低於30%。」
「元代,明代人口增長快,識字率下降,應該是20%左右。」
「清朝前期文字獄盛行,應該不超過10%。」
「當然,這個資料來自非官方,所以也就當個參考。」
「你想想,就這樣的文盲率,我印報紙給誰看吶?買不起報紙,還看不懂報紙,我印刷出海量報紙出來幹嘛?粉飾太平啊。」
張雨夢一愣,楊乾說的有理有據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反駁。
經過仔細剖析後,楊乾決定,也按照漢朝的制度來,很多士兵泥腿子要知道那麼多來幹什麼。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大家現在還都掙扎在溫飽線上,百姓要做的就一點,努力養活自己。
楊乾飛快自己公文上寫下自己的批示。
【努力工作,別想沒用的,邸報先行,不可大面積鋪設】
然後把自己的意見都下發下去。
相比於邸報,楊乾這邊就更加簡單了。
根本不需要有人常駐在此,透過電話直接將每日楊乾的指令,公文,指導意見都下發到郡級官員的手中。
還增加一條。
那就是每個郡縣處理的官員,因為什麼事情,下場是什麼都會寫的明明白白,讓眾多大臣警示。
可想而知,收到回執的官員是有多失望,沒的升職了。
經過四五天的路程,終於來到位於錢塘江畔,在一個偏僻的低窪處,抬眼望去。
大量的營地拔地而起,雖然都是些木頭架子,但只要將軍帳往上一鋪就成。
連一些店鋪都已經建造好了,各種工匠進入後就能完美運作起來。
還有大片奴隸正在修造,看情況應該進入尾聲。
楊乾帶著親衛開始在營地裡面巡視起來,張雨夢在車裡已經呆了幾天,肯定待不住,帶著眾女穿戴勁裝跟著楊乾一路東瞅瞅,西瞅瞅。
良久後,張雨夢笑道「感覺跟我們平時的營地有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