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了兩日,楊巧月在琴音坊的事情並沒有掀起波瀾,京師府的注意力都在另一件大事上。
文武科已經會考結束,武科武試爆了大冷門,武鬥榜首者楊姓,楊穆義。
只要他文試透過,因為武科無需殿試,直接排名,那他便是新科武狀元。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人身上的,試前沒人關注他,細查才知道,是楊府尹二房家的次子。
這可讓所有人吃了一驚。
“聽說楊府尹的長子參加了這次文科會試,不知結果怎麼樣。”
“還早,文科不比武科,會試過了可還有殿試。”
路人們茶餘飯後議論紛紛。
楊家
楊巧月聽到五哥武科多奪魁,趕緊回家。
兩位兄長已經從考場回家,正在休息,連續這麼長時間的會考,精力消耗很大。
二房周氏激動笑得合不攏嘴,一直在給楊家祖先上香。
大房有些吃味,他的孩子一歲都還沒滿,這落差可不小。
誰能想到,最不注重功名利祿,一心只想江湖悠遠的楊穆義會最先功成名就。
或許正是因為他的心態,長此以往的累積,奪魁也是水到渠成。
當晚,楊家好久沒這麼熱鬧,一家聚在一起,楊賈配整天板著的臉也難得笑容滿面。
“祝賀兩個小子,雖然乾坤未定,但你們都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會試,不管結果如何都值得慶祝。”楊賈配帶頭說道。
“謝謝父親(謝謝四叔)。”楊承棟和楊穆義齊聲回道。
一家人其樂融融,楊家子弟的榮耀也讓楊家門楣更高,單一個府尹或許在皇室權貴林立的京師府沒什麼分量,要是再加兩個兩個文武狀元可就不一樣了。
呂氏忽然提道:“二兄嫂,義兒再有幾年就是弱冠,已到了婚娶的年紀,經此一事,明日怕是就會有人來拜門,二房對此有什麼想法?”
周氏不禁有些緊張,對這些事她一竅不通:“此事還得麻煩四弟妹幫孩子多操心,只要是個好相與的人家,門楣別太高就行,我們老爺畢竟是白身。”
呂氏微微點頭,周氏沒有因為自己兒子的身份而眼高手低,也十分樂意。
楊穆義臉上的笑容卻緩緩收了起來,目光看向楊巧月。
楊巧月暗暗嘆了聲,五哥參加武舉的目的就是衣衣,若伊人不在,怕這功名利祿於他如浮雲。
她主動喊道:“五哥,陪我走走,消消食,我要單獨聽你說說怎麼一劍拿下榜首的。”
楊穆義早已經起身,看楊巧月的反應,顯然有賀衣衣的訊息。
長輩們也由著他們去。
走遠之後,楊穆義立即問道:“七妹,衣衣有訊息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