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賈配看著女兒這變臉速度,果然,這才是他女兒,還是冷著臉的時候讓人安心。
第二天,沒等楊巧月到衙門,工部的工匠就到南莊了。
專業人做專業事,水池子就交給他們辦了,同時楊穆忠每天刻苦練習水下換氣。
歐鄉長他們的外銷大隊已經回城,他先統計好大家售賣情況,再到南莊。
這次三十戶四千八百斤同樣售罄,總收八百錢,支出四十錢,每戶這趟賺一錢二十文。
現在南莊菌菇的事情楊巧月已經交給管增負責,銀錢是管秋負責。
歐鄉長四下張望,沒看到楊巧月,問道,“管主事,大姑娘不在嗎?”
“在後山教楊四爺閉氣,歐鄉長有事情找小姐是嗎?”管秋問道。
“哦,我和老鄉們有件事情想找大姑娘商量一下,能不能麻煩管姑娘幫忙問下?”
“我帶你到後山見大小姐吧,又不是外人。”管秋直接說道。
後山,水池還沒完成,楊穆忠換氣已經熟練,正在進行閉氣訓練。
管秋帶著歐鄉長過來,“小姐,歐鄉長說有事情想找您商量一下。”
“恩,這趟銷售辛苦大家了,歐鄉長有什麼事便說吧。”
歐鄉長微微拱手,有些緊張說道,“大姑娘,我和鄉民們合計,手裡有點閒錢,打算每戶買輛大木推車。反正一趟也是走,所以一次能多運點,也能多賣點。”
楊巧月沉吟片刻,點頭讚許,“大家的想法很好,單獨賣菌菇也不好,太單一。但是眼下蔬菜和白崧都沒出來,搭配著賣紅薯怎麼樣?”
“這感情好!老鄉們吃過那個薯,很飽腹,老人小孩都喜歡,本來也想厚著臉皮跟大姑娘說的。但是農菜鋪子生意太好了,有點難以啟齒。”
“這有什麼難為情的,農菜鋪子只做燕縣,那十七縣本來就交給你們做市場的。”
“謝謝大姑娘,我們一定會努力賣東西,不讓您失望的。”
歐鄉長內心無比感動,要不是遇見楊家大姑娘,他們百十號人現在還不知在哪露宿街頭。
楊巧月避開沒有受此大禮,讓他們在燕縣休息兩日,她拿貨需要時間,正好他們購買這麼大量的木推車也需要時間。
這間接帶動了木匠們的收入,燕縣的經濟開始變得有活力,不再死氣沉沉,死等朝廷救濟。
這次的外銷,第二茬菌菇比第一茬茂密,收一半六千斤,每戶二百斤,外加每戶一百斤紅薯,同樣售賣十文錢每斤。
沒有再規定統一回來的時間,由歐鄉長他們自行安排。
只要統一報賬時,由管增分下一批貨就行,形成流程以後便不用事事過楊巧月。
管增現在相當於南莊管事的,楊巧月把他的月錢漲了二錢,管秋漲了一錢。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黑土那邊幾畝田的秧苗已經連成一片綠油油,比正常稻苗都要粗壯,讓老百姓看到了脫離貧困的希望,好像終於能出口惡氣。
只等再過半月便要開始一季稻插秧,能否真正出糧食還要看秧苗能不能存活。
剛平靜下來沒幾日,大房又鬧出么蛾子。
這日,楊巧月她們正在薔薇院上女學,楊穆忠匆匆趕來找她。
“月兒,不好了。”
人還沒進院,聲音已經傳來,打斷了正在講課的勞夫人。
楊巧月聽到楊穆忠急切的聲音,朝勞夫人福了福身,“夫子,我出去看一下。”
勞夫人微微點頭,停了下來。
“四哥,怎麼了!”楊巧月跑出來,急忙問道。
木恩恩和楊蘭花姐妹也跟了出來。
楊穆忠一臉慍怒又一臉羞愧,本來這種事情不該跟妹妹一個大閨秀講的,可她現在是楊家掌房人。
“大伯父和東城的秦寡婦被對方孃家堵在房間裡,鬧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