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伙好容易有了個落腳方,一句話說走就走了?
好容晚找到了這麼些個好營生,豆乾一直都供不應求,布包也賣得比做得快,葦編器物也在穩定增長,這些說扔就扔下了?不覺得可惜嗎?
有人還存著些僥倖心理:也許並沒有到要逃離的那一步吧?
四盛站在院子中間,對著眾人道:“大傢伙只管收拾行李,心別慌,當時咱們停在這裡是為了活命,現在要離開這裡也是為了活命。
我們把坡底村的房地都能捨下了,現在置辦的這點東西還有啥舍不下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保住了性命,現在舍下的,以後咱們都能再掙回來。”
聽了四盛一通話,大家的心瞬間便安定下來,離開是為了活命呢,他們這些人一路上都見慣生死的,只要人活著,有什麼舍不下的?
大傢伙慢慢平靜了下來,院子裡依舊忙碌,但卻沒有了剛開始的慌亂。
孫何氏打包好行李,便去了牛智信家的茅草棚。
這回她沒有再像以前那樣,透過牛老太給牛智信傳話,而是大大方方地直接去見了牛智信。
這段時間,孫何氏經管著合作社的布包生意,跟大家打交道多了,便也有些放開了。
大傢伙並沒有因為她是個寡婦而輕視她、欺負她,更沒有傳出什麼不好的閒話。
反倒因為她帶大家做的布包有了許多收益,使得大家還高看一眼,平日裡跟她說話都帶了些尊重和讚賞。
見牛智信停下了手裡的活望著她,孫何氏便開門見山地道:“信叔,我想買輛騾車,你能不能找懂行的人幫我去鎮上走一趟?”
牛智信有些驚訝,“買輛騾車可不便宜呀,”話一出口,牛智信便想到了這幾次的分紅,又改了口道:“主要是騾車買來後,還得有人趕車,還要操心著待弄牲口,你個女人家……”
孫何氏道:“信叔,我想買個二手騾車,應該會便宜一些,至於趕車和待弄牲口的活,我可以慢慢學,路上不能再拖累大傢伙了。”
其實,以前在路上,她家拖累最多的還是牛家,她家兒子孫紅勇大多數時間都是坐在牛家的騾車上的。
現在又要上路,她必須得做長遠打算了。
牛智信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既然孫何氏拿定了主意,他幫她安排便是,“那我就讓人幫你去買吧。”
牛智信想了一下,又道:“上路了,不行就讓趙老二幫你趕車,趙老二媳婦跟你一起坐車上,也好抽空做些活計。”
趙家勞力多,讓趙老二幫孫何氏,趙大頭他們也不會不同意,但一定得帶上趙老二媳婦,趙老二媳婦身子弱,走路有些吃力,她有了車坐,也是給趙家解決了一些煩惱。
這段時間,趙老二媳婦一直跟著孫何氏做布包,兩人也很是處得來的。
這樣的安排雙方都不吃虧,也能避了嫌,孫何氏感激地謝了牛智信。
牛智信當即就派了大盛和趙老二、趙老三幾個去鎮上去買騾車了。
大盛他們除了幫孫何氏買車外,也還要給合作社添輛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