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最想要買房,並不是什麼投資需求,而是徹徹底底的剛需。
在他這個做了這個決定時,腦海裡全是三年前父親賣房子時的樣子。
交鑰匙旳那天,是陳最和父親一起去的,當時他的手沒抖,很心平氣和將家裡的三把鑰匙都給了房子的新主人,就是臨走時目光留戀,腳步沉重,走後的路上抽很了很多煙。
當時陳最不懂一箇中年男人在那一刻的心情有多複雜
現在陳最也不能完全體會,但他卻知道有房子的人,永遠不會知道租房子的人有多渴望自己也有一個窩。
尤其對於華夏人來說,有家和沒家完全是兩碼事,‘必須要有自己的家’是華夏人流淌在血液裡的DNA,尤其是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
所以,看著六位數的餘額,陳最的DNA動了。
想著現在松城的平均房價,不到三千,十五萬左右就可以購置一套兩室的房子,五十平左右也很夠用,他就更抑制不住的暢想了一番。
不用像姐姐的家那麼大,兩室就夠了,也不用那麼豪華,簡單溫馨足以,更不用地理位置有多好,只要周邊能滿足生活需求就足夠。
但一定要買一個新樓,老樓太漏風,物業的暖氣要給個足些,他再也不想自己被凍醒了。
就是這個想法一提出,彈幕裡就一片反對的聲音。
【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其實很缺錢。】
【做買賣最重要的就是流動資金!】
【買房著什麼急,到時候咱買一個門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大別墅!】
對此,陳最的回答是:“呸。”
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他也懶得講自己之前的故事,總而言之這房子他買定了。
而且根據他小本本上的時間線計算,2010年團購大戰才會燒起來,他的確也有充裕的時間。
所以要在事業發展會慢一點,還是讓自己和老爹老媽都露出開心笑容的選擇上,他當然會選擇後者。
賺錢幹嘛的?
不就是用來花的?
況且有一個家對於他和父母來說都很有意義。
所以,他堅定的彈幕們道:“別說了,買房這事兒定了,你們要不要給我看看未來松城那塊會漲的多一些?”
彈幕們反問:
【沿江路64號,我們什麼時候去?】
站在ATM外,看著早市熱鬧場景的陳最打了一個噴嚏:“阿秋。”
然後他從兜裡拿出了一張紙,狠狠的擤了擤鼻涕,大步大步的向姐姐的家走去。
早飯當然不會在早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