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為什麼出演?
想把《藥神》併入《大人物》系列…
《大人物》系列沒有主角,第一部是孫紅雷,第二部則是吳景,第三部就換成劉奕君了。
這個系列算是長林影視,也是沈長林初露鋒芒的作品——《大人物》2011年上映,暑期檔斬獲8.6億票房。
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3》,年度第二…
內地影史第一,隔年才被《泰囧》反超。
《藥神》當然是獨立電影,但加入吳景,也不會影響劇情啥的。
最主要,這是吳景自己要求出演的…
看了劇本很喜歡,沈長林就讓他演了警察…
反正《藥神》裡的警察,就是一符號…
吳景剛好臥底歸來,既然吳景無所謂,那就讓他來唄!
還能撿個便宜——《戰狼2》、《流浪地球》今年上映,《藥神》明年上…
到時候吳景就是票房福星了。
對了,警察依然是小舅子——小舅子的身份用來製造開局的衝突,塑造主角懦弱個性;
警察的身份則用來製造一個“反派”的角色,負責在主角追求目標的過程上施加阻力。
一開始沈長林的想法是不用合併在一起,劇本寫完,拿給韓山坪看了一下,他直接否了——這樣不可能過審!
當前監管要求:不允許把政府與公檢法放在主角對立面,也就是反派的位置。
問題來了,如果沒有反派、主角沒有阻力——這個故事是沒法看的——主角追求目標時沒有阻力,沒有挫折,這叫什麼英雄之旅?
所以,最佳辦法就是小舅子警察二合一,把監管不同意的公民與公檢法衝突,轉化為了姐夫和小舅子的衝突。
把個體與集體衝突,轉化為個體與個體的衝突。
這樣就能過審了…
……
早上七點,沈長林下樓吃早飯,迎面碰到了剛剛晨練歸來的製片人陳祉兮,乾脆一起吃。
才坐下,還沒開始聊天呢,沈長林的手機響了,是趙姍撥來的。
“…我在拍戲,接什麼採訪,不接!”
“宣傳?宣傳什麼?《記憶大師》,旺達主控,我們只是參與投資,《繡春刀前傳》也是光線主控的,連演員都換了!”
“…《摔跤吧,爸爸》…”
“這個不用我吹,會有一堆自媒體跟著吹捧的…當然,你們要帶好節奏!”
《摔跤吧,爸爸》5月5號上映,跟《銀河護衛隊2》打擂臺…
從一開始,趙姍還有宣傳團隊對這個電影的預期就很高,但首日成績才1900萬…
嚴重低於預期!
昨天的票房,也就是上映第二天票房漲到3600萬…
還是不怎麼高!
有點急了…
“淡定,《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2分,貓眼評分9.8分,你什麼時候見過貓眼評分9.5分以上的電影票房拉胯的?給它一點時間,讓子彈飛一會…”
“…嗯,那我先掛了。”
看到沈長林放下手機,陳祉兮問道:“姍姐急了?”
“…嗯,畢竟《摔跤吧,爸爸》是1800萬美元買斷的批片…”
“其實今年的批片市場挺好的,《生化危機:終章》票房接近十億呢!”
(受到《犯罪都市》的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