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戰狼3》本身就是戰爭場面居多的軍事戰爭片…
吳景接手了,那沉長林幹嘛呢?
負責鏡頭排程——《戰狼2》的打鬥戲凌厲感足夠,但剪輯效果不佳!
戰狼2的打鬥,展現拳拳到肉的鏡頭時間稍微長了點,這一點削弱了招式的速度感,而且有一個短鏡頭明顯拳頭力氣已經用盡了,拳頭沒有收回來,但是下一個鏡頭卻顯示吳京又出拳了,這就是剪輯手法不夠老練而導致的拖後腿。
包括水下打鬥…
環繞式拍攝能夠最大範圍的展現吳景的近身格鬥,可是水的阻力削弱了力量的衝擊感,衝擊感沒了,打鬥的緊張、刺激感就削弱了!
《戰狼3》的打鬥技巧不變,但是鏡頭排程按照沉長林的方式…
沉長林倒也沒有什麼不適應,他接手《戰狼3》,有部分原因是想看到《戰狼3》上映!
吳景願意拍,高興還來不及呢!
……
國內電影市場…
有種寒冬期到來的感覺。
產量劇減!
蠻正常的,資本逃離行業,電影公司不敢隨便投資電影了…
做電影不可抗力因素太多,審查因素、政治因素、汙點藝人因素。
太多了!
經常電影拍完出了一個什麼政策,或者審查被卡、或者主演出了問題,電影專案就擱置了,擱置還好,萬一電影被禁,整個專案的投入就完全打水漂了…
電影公司一般都是輕資產公司,公司沒幾個人,臨近拍攝電影專案時,劇組都是臨時籌備的,電影拍攝製作完成劇組就解散了,超過50人的已經算是大的電影公司了,輕資產和小公司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很小…
以前,熱錢瘋狂湧進影視行業,一個專案虧了,再起一個專案唄!
現在…沒有外來資金了,得用自己的錢拍了…
電影公司從來不是什麼高階產物,也沒啥高技術含量,其實只要有錢,有人,一部電影可以很快就拉起來了,如果接連拍兩部賺錢的電影,那麼公司就立起來了…
同樣的,即使是有年頭公司,如果連著拍幾部虧欠的我,公司很容易就虧損破產了!
都不算什麼大新聞啊,常規操作罷了!
華宜兄弟慘狀,前車之鑑。
而且回本週期太慢,你五個億砸進去,沒有兩年不可能看到回報!
也就長林影視有資本玩大製作…
《流浪地球2》、《蜀山:起源》、《神凋》、《戰狼3》、《長津湖》包括《地火》、《瘋狂的外星人》、《鬼吹燈》系列、《與神同行》系列…
這些專案起碼都是三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