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捉妖記2》,這玩意真的是全方位的營銷!
大手筆拿下央視春晚前的黃金倒計時廣告不算,其它廣告更是密集轟炸,從麥當勞合作的漢堡,到各大平臺的植入廣告,胡巴這個白蘿蔔精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甚至農村的牆面都刷上了它的“洗腦式”廣告!
《捉妖記2》光合作授權的品牌就不下六十個,簡直是史無前例的跨界營銷。
有圈內人估計,《捉妖記2》的營銷費花了有三個億,這都夠拍一部《捉妖記2》的了!
安樂影視可不是衝著《捉妖記2》這一部電影,人家瞄準的是捉妖記電影宇宙!
《捉妖記》第一部口碑、票房都不差,第二部正面迎戰《唐人街探桉2》…
但說實話,沉長林真的搞不懂江志強的想法。
成功的電影,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精彩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再好的營銷也要建立在精良的製作水準之上,否則就是對電影市場的汙染,何況沒有口碑做基礎,票房也無法持續走高!
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難道不懂?
光有野心,有個屁用?
陳思成還要打造《外太空》電影宇宙呢…
是真的!
有很好的商業模式:真人加3D特效,莫扎特的玩偶就是一個商業贏利點。
而且幻想題材是打造系列IP的最好選擇,看看全球大麥的商業電影,系列IP中,賣的最好的就是哈利波特,復聯…都是幻想題材。
少兒題材,吸引小朋友——標準的閤家歡型別電影,在商業電影裡,票房最佔優勢的型別!
找了黃博做主演。
然後呢?
每一步都精打細算,宣傳口號也喊得震天響,但是遺漏了一個最最重要的東西:它…不是一部電影!
另外,說一句《外太空的莫扎特》本來是不配出現在我的吐槽名單的,吐槽,首先你得是一部用心的作品。
就是一本正經地拍了個影片,硬傷太多,情節離譜,或者選角違和,三觀奇葩,所以,不喜歡。
《第一爐鋼》、《圖蘭朵》都是典型的例子,但像《外太空的莫扎特》這種,整個劇組,從主創團隊道出演演員,全都在敷衍,湖弄了事…
《我的治癒系遊戲》
完全沒有吐槽的必要!
抄都抄不明白的劇本+敷衍的影帝+大量邊緣明星刷一下臉就消失+滿天飛特效+閤家歡…
上一部這個電影叫什麼?
《捉妖記2》還有《大鬧天竺》!
至於《女兒國》則是全方位繫結趙莉影宣傳…
徹底走流量路線了呢!
也是絕了…
可能是覺得前兩部口碑不咋地,所以,第三部換個宣傳方向?
無所謂,《唐人街探桉2》作為《唐人街探桉》的續集,口碑不崩盤的前提下,票房不會比第一部差到哪的。
而且,《唐探2》也玩跨界營銷的,至少跟三十幾家品牌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