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固然值得,但《捉妖記2》也不差的…
……
哦,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一些挑刺的聲音出現了。
甚至傳出‘在豆瓣上5K+讚的評論把高星改成一星就能得1000元。’的新聞!
很正常,首先,熱點的東西摻雜了太多的利益糾葛,這些本身就能被充值的網站和影評人的東西儘量做一個參考,而不是一味地迷信。
其次,很多人真的覺得‘《流浪地球》交給外國人拍會更好!’
就像大劉說的那樣‘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中國人會對中國科幻電影更寬容,恰恰相反,中國人對中國的科幻電影的寬容度遠低於好來塢電影!’
其實,豆瓣已經成為一種發洩工具了!
很多給《流浪地球》打了一星的朋友,很大程度上已經不關心電影到底如何了。
或者他們一開始就不關心。
如果真的從國產科幻角度來講,那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打出一星的。
就像五星是對科幻電影事業和優質市場趨勢的鼓勵一樣,一星其實是對自己不滿的爆發。
這時候的一星,其實是一種憤怒,是一種站隊,是一種構建了敵我關係後對敵人的抗爭。
你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分人的自我感動。
普通電影看看影評可以了。
但凡風口浪尖的電影,別去豆瓣,背後骯髒的東西較量完了,粉墨登場讓你看到了!
另外還有很多專家也登場了——中國大片和美國大片的差距並不在於技術和資本,而在於缺乏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
他們對《2012》各種稱讚,儘管《2012》裡十億美元一張船票,全球70億人剩下4萬人;但《流浪地球》一下子減少一半人口就是不行!
這背後少不了各路資本的推動…
還是那句話,《流浪地球》是樹立了標杆,也代表中國電影人可以做出讓中國觀眾滿意的科幻作品!
問題來了,你這麼用心,讓那些指望快速圈錢的同行們怎麼活?
曾幾何時他們做的就是利用熱門的IP、最快的速度製造出一部電影,然後找個好檔期上映撈一筆,至於觀眾覺得好不好吃,who cares?反正錢撈夠了就完了唄。
但從《戰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出圈的電影來看,好的電影是可以拿到40億、50億的票房的!
熱錢又不是傻子,不會再給那類電影投錢了…
想盡辦法抹黑!
沒什麼用,截止12月24號,《流浪地球》上映十天,票房27.8億,沒錯,次週末報收10.2億…
這還是因為《機器之血》首周票房1.27億的緣故——雖然沒有分流多少票房,但是佔了不少排片還有場次啊!
畢竟是成龍的電影嘛,首日還是給了28%的排片,接近7萬場次呢!
《流浪地球》勢頭正旺,誰都不好使。
別說《機器之血》質量不佳,就是質量過關估計也不行!
現象級作品面前,正面對擂是很不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