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勝的《英雄本色》,不就是《英雄本色2018》嘛!
沉長林很疑惑,丁勝為什麼敢翻拍?
是誰給他的勇氣?
翻拍《英雄本色》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就你說現如今的主流觀影人群,誰不知道《英雄本色》?
豪哥、阿杰、小馬哥這三個角色本身就是教科書級別的人物設定,要內在魅力有魅力,要相關衝突有相關衝突。
三個角色塑造到這麼完整的程度,編劇推進劇情都變得容易了。
三個演員的完美呈現,更是加強了角色身上的內在張力。
過氣大老,不甘心的小弟,身為警察的親弟弟…
當小馬最後對阿杰說:“其實,做兄弟的...”
話沒說完,小馬就中槍倒下,有時候想想,也許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其實,做兄弟的,不用說太多。沒那麼多計較,沒那麼多仇恨!”
你能挖掘出什麼新意?
反派上位的原因是因為想睡大嫂?
算了吧,純粹的江湖片,拍不出來的…
沒有那種味道了!
上世紀香港的煙火氣,那時的江湖秩序行事規則像泛黃的書頁,可以用來紀念但已經不能再當作指南。
沉長林就一句話:“除非丁勝能找來張國榮,否則,我是不會投資的!”
老郭愣了一下:“張國榮?他去世了呀!”
“…對呀,所以,我是不可能投資的!”
正準備結束通話,老郭又說了一句:“等一下!”
“等什麼?”
“徐可導演準備去探班《刺殺家》…”
“是嘛?我打個電話問問!”
……
有個問題,為什麼《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包括《笑傲江湖》的導演都不是徐可,但觀眾婆娘個普遍覺得它們是徐可的作品?
好吧,其實徐可包括杜其峰這些導演,都是電視臺出身,他們的行為難免沾染了電視臺的習性——只要掛名監製,就喜歡全權主導:劇本要自己控制、演員要自己教、鏡頭要自己拍、剪輯要自己說了算!
這尼瑪不就是大眾定義中的導演嘛。
所以有很多徐可監製的電影都被歸為徐可作品,因為他太強勢,主導了電影的方方面面…
徐可當年的創作力太澎湃,想拍的也多。
但始終一個人精力有限,所以只是分配一些專案給其他人執行,但他自己又太有控制慾和主見,基本上最後還是他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