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因為《封神》的體量過於龐大,各國製作團隊的管理混亂不堪,資金鍊也時有斷裂,各種團隊來來去去…
上一個相同境遇的電影是哪部?
《阿修羅》!
任何人貪大求全、步子邁的太大了,都容易扯到蛋啊!
而且吧,因為《封神傳奇》的緣故,業內對《封神》三部曲並不看好…
寧昊無語:“還敢拍《封神》?”
“…重點是5億美元成本!”
沈長林笑了笑:“之前向華強為了捧兒子向佐拍的那部《封神》,如此強大的明星陣容,3億成本,最後票房只有2個多億,把發行方博納的老血都虧沒了。據說當時於東一看ppt就大手筆10億保底發行,看完成片後一個人躲在廁所裡抽菸良久,沉默不語…”
“那他幹嘛還要保底?”
楊青隨口道:“死要面子活受罪唄!”
寧昊看了看沈長林:“老沈,你說呢?”
“他指望香港那幫電影人唄…指望港臺資金,那他就要港圈搞好關係,向華強的中國星也算是港圈的一個山頭,不好輕易得罪的…”
“中國星這今年沒出什麼作品吧?”
“能有什麼作品?製片思維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指望用明星陣容收割票房…用片花賣版權…”
“忙著捧兒子…”
“蛋糕太小了,過去的幾十年裡,頭部級演員跳圈其實是一個自然機制,周閏發、劉得華、劉青雲、鄭伊健都是先從TVB出名,然後轉戰電影圈,只有這批人走了,下一個梯隊的新人才有上位的機會,這樣血液才能流動,現在這幫人依然封鎖著第一梯隊,流通不了…”
“聽說很多資本寧願投資大陸爛片,也不願意投資香港電影?”
“市場容量擺在這…”
楊青接話:“他們說香港影視圈青黃不接,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闆們不捧新人,有機會的話就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子侄…”
“換了你,你也會這麼幹的…”
“內地也一樣,只不過市場大,每年還能出幾個新人…再等幾年,你就看到混跡娛樂圈的基本都是星二代、導二代了!”
“…如果這行的收益跟普通當工人差不多,那估計不會有那麼多二代們來,但…這行來錢真快啊!”
這是事實…
因為輕鬆來錢快,很容易就能名利雙收!
一句話,失去了對影視的敬畏心。
在他們看來,表演這份工作,根本不需要學啊,什麼人都可以上啊。
別再說什麼“做演員好辛苦”這種騙人的鬼話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些娛樂圈的大咖們,捨得讓自己的“寶貝疙瘩”去受這個苦?
聽到這,楊青忽然問:“《戰狼2》你能分多少?”
“…我哪知道…還沒下映呢!”
“大概數字?”
“十多億吧…喝酒!”
沈長林端起杯子,三人碰了一下…《戰狼2》分賬還沒有下來,吧?,這片子,長林影視投資一半,天下娛樂投資20%,貓眼投了10%,剩下的20%,有一半是吳景的編導演收益,還有一半則是各大院線的投資…
具體分賬,沈長林也不清楚…
他也不關心這個,能賺多少錢?
總不會比他賣掉北美分公司賺得多!